這道烤鴨是南荼最近琢磨著改良的做法,從前的南來飯館沒上架過,也不怪趙鵬濤沒吃過。
店鋪重新裝修后,廚房的面積擴大了一倍還多,有了空間,南荼立刻添置了幾個烤爐,用來做烤鴨。
現代人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口吃肉已經不是什么難以滿足的愿望,肉吃多了反而覺得油膩,尤其是烤鴨,第一口驚為天人,第二口暢快滿足,吃到四五六口時,再一看,筷子已經停了。
烤鴨做成什么味道,能讓大家吃了一塊還想吃,空口也不膩呢?南荼改換過好幾種方案,試錯過數次,終于摸索到了一種比較有普適性的烤鴨風味。
比起肥而不膩,南荼更想追求的是不肥不膩,皮脆肉嫩,只要有肥油,烤鴨不可避免的都會油膩,只是早晚的事。因此她放棄選擇那些體格健碩,脂肪豐富的肉鴨,選擇脂肪并不厚重的麻鴨,只選個頭在一公斤上下的,肉質才足夠嫩。
烤時刷上蜂蜜和豬油做的脆皮水,烤出來的鴨皮色澤紅亮,烤干后的蜂蜜略微焦糖化,更加香脆,吃在嘴里會有玻璃一樣爆開的爽脆口感。
然后是工藝的選擇,明火和暗火各有長處,明火能催發出鴨子的油脂香氣,比較常見,卻不適合南荼的烤鴨,她選的鴨子斤兩小,油脂薄,容易烤得干柴,讓前面的一系列考量都前功盡棄。
于是她改用暗火,用燃盡的荔枝炭余炭和燒熱的爐壁半烤半燜,兩斤的鴨子剛好能烤熟,最好在炭上放一把松針,有一種悠遠的清香。
這樣烤出的鴨子果然讓人滿意,連鴨xiong肉都沒有一絲干柴感,配上南荼拿手的椒鹽面和青梅醬,胃口大的人能把鴨子從頭吃到尾,一整只都下肚,一點都不覺得膩。
在請來不下十個不同口味不同年齡段的人品嘗烤鴨,得到了一致好評后,南荼決定,這道南記烤鴨以后就是南來飯館的常駐招牌菜品。
————
這頓飯吃得趙鵬濤三人十分饜足,每道菜都各有滋味。
鹵牛肉切成薄片,鹵成油亮的褐色,切面里透明的牛筋若隱若現,嚼著滿口生香;豆腐夾煎的酥脆金黃,內部的餡料調制的十分鮮美;拔絲蘋果裹著蜜色半透明糖衣,夾起來時纏著絲絲縷縷的糖絲,蘋果清甜,糖衣酥脆;雪梨煲豬展清潤香甜,除了菜名上的兩種食材,還加入了海底椰、麥冬、蓮子、無花果,營養滋補不說,還燉出了食材里自然的鮮甜。
可給石凱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那道南記烤鴨。
這次三個大男人分一盤烤鴨,點菜前還以為會剩下不少,都什么年代了,誰還貪那一口肉吃?一人吃兩塊嘗嘗味兒就不錯了,沒想到根本不夠吃,以后要是再來,三個人至少得吃兩只才過癮。
不對,石凱反應過來,他為什么還要和這兩個人一起吃?根本搶不過這父子倆,好幾道菜他正在興頭上,還沒吃夠,再去看的時候盤子就空了。
等改天叫上他老婆來,再多點幾道菜嘗嘗鮮,石凱一邊這樣想,一邊也不打算吃獨食,準備打包一份最滿意的南記烤鴨帶給老婆嘗嘗,讓她也見識下南荼的手藝。
服務生熟稔地拒絕他打包烤鴨的要求,這番話今天一看就沒少講:“不好意思客人,南記烤鴨數量有限,今日已經售罄。而且溫度會影響烤鴨的風味,我們更推薦堂食呢。”
a
href="
"
title="挽星霜"tart="_bnk"挽星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