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荼也樂得清閑。
最近都是鳴玉仙子包場。
大堂留給鳴玉仙子,
南荼在廚房忙活自己的晚飯——紙皮燒賣。
有人習慣早餐吃燒麥,
南荼覺得糯米早上吃容易膩,
晚上吃又積食。干脆改成中午吃,反正她說了算。
做燒賣之前先蒸一鍋糯米飯,
泡過的糯米鋪好以后戳幾個洞,
方便熱氣在糯米里穿梭,
把糯米蒸透。
緊接著,南荼開鍋炒其他餡料。先選一塊有肥有瘦的豬腿肉,先把肥瘦分開,
再都切成小丁。
肥肉下鍋煸炒一會兒,油脂在滋滋拉拉的聲音中漸漸析出來,得到了南荼想要的豬油,做燒麥的時候就不用格外加油了。而肥肉丁逐漸變得緊縮焦黃,成了豬油渣,不用撇出去,直接包進燒麥里,吃的時候酥酥脆脆,還有點爆油,簡直香死了。
等油煸的差不多,就逐漸加入剩下的食材,南荼準備了香菇丁和筍丁,與瘦肉一起煸炒過,稍加調味,香味就已經飄出來了。
這會兒鍋里的油看著還是有些多,等和糯米飯混到一起就恰到好處了,糯米就是要油潤油潤的才好吃。
南荼把糯米和炒勻的各種材料混合在一起,白嫩嫩的糯米飯一下子染上了醬色,表面泛著油光,看著誘人極了。
接下來就是制作燒麥皮,紙皮燒麥的精髓就是皮要薄到和紙一樣,蒸出來的燒麥晶瑩剔透,薄到透光才名副其實。
搟皮對南荼來說沒什么難度,搟面杖輕巧的轉動幾下,一張薄而大的燒麥皮就出現在面板上。
另一邊西維爾已經按照南荼的要求把燒麥餡兒捏成了一個個小團子,南荼拿過來一一個團子放在燒麥皮上,手腕微轉,輕巧的一捏一提、再捏再提,燒賣在手里旋轉了一圈,褶皺細膩均勻,像藝術品一樣精致的紙皮燒賣就包好了。
西維爾在一旁躍躍欲試,等南荼真的把面皮放在他的手上,他又有些手足無措了。
他回憶著南荼的動作捏住、上提,花費不少時間才勉強把一個燒麥包好。做出來的成品卻和南荼截然不同,有的地方稀疏得像豁了牙,有的地方又因為攏不住,反復捏了好幾道褶,整個燒麥可以用“隨心所欲”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