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可以獲勝,卻因一些陰暗的小心思明知有坑,還故意去踩,項羽深深厭惡宋義的人品。
項羽心中本就生出怒氣,宋義之后的做法,更讓他怒不可遏。
宋義擔憂項羽沖動,居然傳令全軍,武信君危在旦夕,全軍必須咬緊牙關迅速趕到戰(zhàn)場,不可畏難,違令者斬。
傳令后,他又讓項羽卸甲反省,讓兒子宋襄暫代項羽的職位。
“你若不想救你叔父,那就讓我兒子去沖陣吧。”宋義不僅解除了項羽的兵權,還嘲諷項羽。
在宋義看來,他是項梁身邊的老臣,又是長者,壓一壓項羽的脾氣很正常。
項羽可不這么認為。
對宋義的折辱,項羽深恨之。
他迅速將宋義的話傳了出去,并召集心腹和項家家臣。
“兵卒有足夠的糧食,他卻讓兵卒甩開后勤,吃著干豆子趕路;有可以供車馬通過的大道,他卻讓兵卒走危險的山路;我們可以輕易截斷秦軍的糧道,他卻讓兵卒硬沖秦軍。楚兵可以以逸待勞大勝秦軍,一舉滅掉秦國最后一支雄兵,他卻讓楚兵比秦兵還疲憊。”
“現(xiàn)在天下反秦的雄兵都聚集于此,如果戰(zhàn)敗,秦軍當重新掃滅六合,哪還有滅秦的機會?可以獲勝卻故意沖著失敗去,宋義莫非是秦國的奸細?!”
宋義的小心思本就上不得臺面,他敢對項羽說,卻是不能對全軍說的。
項羽將其公之于眾,直言這些兵都是叔父辛苦募得,叔父不可能同意用項家的兵換他一人。
若項家無兵無將,如何在亂世立足?
項氏族人雖然想救回項梁,但聽聞宋義的打算,也十分不滿。
項梁雖然重要,但項家的兵并非項梁一人所有。項家的兵拼光了,縱然項梁回來,他們項家的實力也會大損。
募兵看似容易,養(yǎng)出精兵極其困難。
項家的根基就是那群能征善戰(zhàn)的江東子弟。這群自帶兵甲的良家子,是項家軍所向披靡的底氣。
把這群人拼光了,項家用什么爭霸?
得到了項氏族人的認可,項羽接下來的計劃就很順利了。
他輕而易舉地斬殺了對他毫無防備的宋義,提著宋義的腦袋去見諸位將領,告訴諸位將領,宋義要讓他們送死,是秦國的奸細,楚懷王命令他斬之。
項羽本就兇名在外。他提著宋義的腦袋與諸位將領商議,將領無不心驚膽戰(zhàn),項羽說什么就是什么。他們遵從項羽的命令殺掉了宋義的兒子和家丁、臣屬,尊項羽為上將軍,對項羽俯首帖耳。
楚懷王得知此事時,已經回天乏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