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笑著搖頭:“你給他出謀劃策太多,令他看到了你的本事。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們都不行,很怕壓不住你。”
劉盈翻白眼:“我又沒兵,隨便一個侍衛都能砍死我。他也太多疑了。”
劉邦贊同:“他在殺你的時候,確實已經不算個英雄。他的兒子甚至不如他,曹魏這一方,恐怕難以坐穩天下。”
劉盈假扮的小皇帝一直很老實,對曹操很是配合,還為曹操出謀劃策。
曹魏內部都知道這個小皇帝早就想跑路,早早立好了禪位詔書,就等著隨時給曹魏當勛貴,在曹魏混個養老。
曹操殺劉盈假扮的小皇帝,不說曹魏內部如何想,但肯定讓人看出了他的弱勢。
連一個一顆紅心向著他,身邊沒有絲毫自己勢力的傀儡皇帝都要忌憚,可見曹操的心虛和他對后人的不滿。
呵,連傀儡皇帝都壓不住的曹魏后人,就算曹魏之外的勢力已經不能阻擋曹魏席卷天下之勢,但曹魏內部權臣眾多,他們難道不想更進一步?
劉盈道:“我看那未來還是司馬氏的未來。”
劉邦道:“若是司馬懿的后代倒也不錯。可惜司馬懿的后人也不怎么樣。”
司馬懿定下的繼承人都早死了,司馬氏的天下落到一個無能的人手中,開國皇帝就不是個雄主。
先天不足的王朝,要往后走就更難了。何況這個開國皇帝立了個智商不高的后繼者。
難道他沒看到晉朝先天不足,必須要雄主鎮壓權臣?
就算很多皇帝選繼承人都選得不怎么樣,但他們至少會選一個智商正常的人。誰會在明知太子智商堪憂的時候,還閉目塞耳?
劉盈想了想漢高祖原本的繼承人。
漢惠帝的智商也很正常啊,而且還有呂后輔佐。
再者,漢惠帝可能真不差。
以前他年幼,“記起”史書時,只從字面含義上理解,看不透太史公在“免責聲明”后的春秋筆法。
記載漢惠帝時,太史公先在最開頭寫漢惠帝被呂后嚇唬到就沉湎酒色無心政務。
免責了?好了,我開始繼續寫了。
漢惠帝被呂后嚇到,是漢惠帝繼位第一年的事。
第二年,他庇佑趙王劉如意沒成功,沒成功的原因是這家伙有狩獵癮,每日一大早就要出門狩獵。
說好的纏綿病榻直到死呢?他這不是很精神,很健康嗎?
劉如意死后,漢惠帝也沒有頹廢,更沒有和呂后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