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道:“張修和張魯的號召力還是弱了很多。”
張翼沒說話。他轉頭看向劉盈,想聽劉盈如何說。
劉盈只是笑了笑,沒加入討論。
后世人常傳聞荀彧是大漢忠臣,才會被曹操所殺。縱觀荀彧一生經歷,他一直為曹操基業嘔心瀝血,如郭嘉等曹操帳下重要謀士,幾乎都是荀彧一人為曹操尋來。
荀彧跟隨曹操時,中原最強大的是袁紹。哪怕官渡之戰后,若不是袁紹暴斃,其兒皆為犬子,袁紹尸體未寒就分家內訌,曹操和袁紹的勝負也其實還未分出。
無論是爭霸還是內政,荀彧做的都是有利于曹操成為雄主的事。漢獻帝蹦跶了很多次,荀彧也從未和漢獻帝有太多接觸。
他唯一被后世稱為“大漢忠臣”的事,也是他被逼死的引火索,就是阻攔曹操稱魏公。
劉盈當初跟隨曹操,早就做好了禪讓的準備。曹操的臣屬都心知肚明。
荀彧從未勸過他,還幫自己理順禪讓的禮儀。
連自己這么英明神武的人,荀彧都沒想過背曹投自己,勸自己三思。劉盈不相信當了一輩子傀儡皇帝的漢獻帝,會讓荀彧有多少過高的期待。
若曹操不殺荀彧,荀彧勸阻曹操稱魏公,只是他認為曹操稱魏公的時機不對,會危害曹操現在的事業。
可曹操親手給荀彧蓋了“大漢忠臣”的章,荀彧便只能成為后世稱頌的“大漢忠臣”。
荀彧從未做過不利于曹操的事,曹操卻只因為猜忌便把荀彧釘死在“大漢忠臣”的木板上。
如曹操晚年逼死自己一樣。
曹孟德啊曹孟德啊,別人都說“論跡不論心”,他晚年做事卻“論心不論跡”。
后繼者就這樣讓你不放心嗎?
劉盈笑了笑,揚起了小馬鞭。
“說不準呢。”
爭論的友人看向劉盈。
這個“說不準”,是什么意思?
諸葛亮冷哼一聲。
他就知道“張盈”這么狂妄的人,肯定野心很大!
也不怕閃了腰!
……
在還未到冀州時,曹操麾下有一位駐扎在附近的將領求見。
他說他雖未有家傳藏書,也想奉上重金和自己練兵心得,求看劉盈手中非留侯兵書的其他兵書,哪怕是其他注解版本的孫武兵法也可。
劉盈看著來人的名帖,笑著搖搖頭。
法正從劉盈手中拿過名帖:“你怎么笑得如此慈祥?劉備劉玄德?是個厲害的將領,不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