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抬頭看月,低頭看水,又看向言笑晏晏的少年郎。
這一幕夜景本該是寂寥和凄涼,再加上亂世之中城池中怎么也散不去的壓抑哭聲,更顯幾分鬼氣森森。
但劉盈站在那里,他心中竟覺得此景“熱鬧”,真是神奇。
“我知道你心里在彷徨什么。”劉盈率先坐下,又指著一處石凳。
劉備順從地坐在劉盈對面。
“大漢若復立,確實有諸多困境。此世有我在,你是沒希望復興大漢了。”劉盈笑了笑,在劉備臉色沉下后,道,“但在沒有我的世界,復立大漢也并非是最差的選擇。”
大漢復立,一是難以根除吸附在大漢四百年王朝的蛀蟲,二是難以對制度進行太徹底的改革。
至于大漢復立,會不會像后世人所想的那樣,華夏從此萬世一統,劉盈堅信,絕無可能。
其實縱觀世界歷史,也知道這絕無可能。
世界歷史中,只有隔壁某島國萬世一統。那是因為他們地盤又小又封閉,外界壓力很小。再加上神道教的政教合一,才會保留天皇為“宗教領袖”。
不看華夏,看看西亞歐洲等地,復辟的王朝不知多少,但誰也不能萬世一系。
華國人對“帝王萬世一系”有誤解,主要是對世界史不了解。隔壁島國離得近,就把隔壁島國當常態。
這和什么雙生子不吉祥,嫡王爺發配庶皇帝的嫡嫡道道,都是隔壁島國和半島國的糟粕。
就是亂成一團貓抓過的線團的西歐中世紀,也沒說哪個王朝能長久存在。因為王朝內部可能會傻缺,但有外敵啊。
以另一個島國為例,昂撒人征服了本地蘇格蘭人,難道會改成蘇格蘭的姓?法國人打贏了英法戰爭,難道還要認英國人為祖宗?
大漢才四百年,再來一個“大漢”,頂多也就六百年。周朝八百年天子說什么了?誰把他們當回事嗎?
能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華國人,骨子里就帶著一股子叛逆勁兒。
若王朝讓他們過不下去,他們寧愿和王侯將相同歸于盡,也不肯妥協。如果真的有所謂“天命所歸”,那老天爺都要被他們掀了。
從古至今,從神話傳說到如今的大漢亂世,華夏人民就沒有對上蒼妥協過。
若有本事的英雄,更是各個驕傲。
自己都當皇帝了,正統就是自己。改姓?改個屁。
后世已經有人這樣做過了。劉裕稱帝的時候,就有人向劉裕獻策,讓劉裕改國號為“漢”,以顯示自己是正統。
劉裕就說改個屁。
“再說了,北邊有敵人,南邊有敵人,海外還有敵人。”劉盈笑意“盈盈”,漢圣宗圣皇帝劉盈的那種“盈”,“若大漢后人真的傻缺到要跪拜一個萬世一系的皇帝,那大概中原也沒什么戰斗力了。難道那些蠻夷入關后,還能給大漢一個面子?”
劉盈想想就可樂。
你要說“漢族皇帝”就算了,那換成北魏皇帝、遼朝皇帝、金朝皇帝,還有著名的大元皇帝大清皇帝,他們認不認大漢啊?
那肯定是不可能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