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從未改變,一直都是仁義之人,自不會懷疑他人。
張燕知道馬超常彈劾對劉盈有怨言之人,便去找馬超訴苦。
使君人品實在是太好了,要是被傷害了可如何是好?
馬超深以為然,與張燕結為友人和同盟。
劉盈得知此事后滿頭霧水。
他甩了甩頭上的霧水,忽略了此事。
雖然不太明白,但他們開心就好。人這一生,被誤解的時候多了去,何必糾結?
剛編入劉盈軍隊的黑山軍原本心里很忐忑,見劉盈輕而易舉奪得南陽郡,他們第一次感到了被人迎接入城的滋味。
怎么說呢,有點不好意思,又有點小膨脹。
他們摸摸xiong口,背都挺直了。
一場勝利,劉盈的軍隊順利磨合。
因劉表的主力渡過了長江,劉盈奪得南陽郡后,沿著淆水南下,銳氣益壯。只幾日時間,益州軍破淆陽、新野,連戰連捷,勢如破竹,數節之后,迎刃而解,直逼襄陽。
劉盈屯兵襄陽的門戶,鄧縣東南的小山鄧塞之上,暫時休整,沒有立刻攻打鄧縣,而是派人勸鄧縣守軍投降。
襄陽城池牢固,他這點人攻不下襄陽。他就賭從未被逼到絕境的劉表膽怯,從長江南岸召回荊州主力。
劉表確實慌神了。
自己的主力出發還不到半月,“張盈”都快逼近襄陽了?
他上次得到“張盈”的消息時,“張盈”不是還在冀州和袁紹作戰嗎?難道他已經把袁紹打敗?
古代交通不便,消息不靈通。即使劉表派出了許多人去打探中原的情報,等拿到情報的時候,至少也要延后一兩月。
這時謀士的重要性,就體現在謀士能根據過時的情報“預測”未來。
劉表身邊文人墨客甚多,但因他沒有進取心,麾下沒有出眾的謀士。
當劉盈兵臨城下的時候,以劉表繼室夫人的弟弟蔡瑁為首的荊州謀士也慌張起來,只能以眼前的事作出判斷。
長江南岸的戰況尚不明確,但劉盈可是已經兵臨城下了。這時候不召回主力解襄陽之圍,他們就要被劉盈圍死在襄陽了!
也有知兵的將領認為襄陽城池堅固,糧草充足,不用懼怕劉盈。雖然主力確實需要趕回來,但不能太急躁,先探明南邊的情況再做打算。
“應該向呂布、曹操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