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姝并不是一個特別積極向上的人,她心態平穩,沒有野心。
或許跟她生活環境有關,大家對她的評價老實慢熱的女孩子。
進入井大的公司,靜姝開啟實習生活,實習生的工作并不好做。
大學與社會不同,靜姝體驗到明顯的差異,那時候她還想,早知道在大學的時候多休息,不要這么拼命了。
靜姝是一個向往自由的人,她一直在尋找自我,探索自我。
小時候她覺得自己被規矩在學校,那也是一個沒有自由的國度。
規定好的時間,規定好的學習,那時候她便向往自由,她想過,大學畢業后就自由了。
可步入社會,她才明白,并沒有自由可言,她只不過從一個圍城換到另外一個圍城。
家境普通的她,并沒有辦法實現經濟自由,她連養活自己都需要掂量掂量。
她在工作的時候,思考過,她工作是為了什么,她想要什么。
于是,她開啟了五年計劃。
她要實現經濟自由,首先要讓自己強大,擁有自己的資源人脈。
而五年后,她覺得以前的計劃,她好像勉強做到了。
再說到井大,靜姝遇到井大是在她列了計劃后的第二天晚上。
回家學習不進去,她便打算在公司學習。
靜姝是一個專注力比較強的人,她一旦沉浸下去,很難一心二用。
井大不知道什么時候站在她身后,也不知道他站了多久。
在靜姝刷題時,他指出有一題答案是錯誤的,因此相識。
井大給了她很多上岸經驗,也談到了翻譯問題。
他讓她學習漢語言,他說精煉翻譯,需要積累更多的中文詞匯,這樣才能找出準備的意思去概括。
所以,靜姝又給自己擬定計劃,每周讀書計劃。
留在京南的這五年,靜姝時常痛苦。她是一個很喜歡把自己包裹起來的人,高度敏感,又時常自我內耗,享受孤獨又害怕孤獨。
回看那五年,她會覺得自己是膽小鬼,她不敢邁出第一步,回家后,算是邵遠程“逼迫”她邁出第一步,接觸新事物,新的人。
而她覺得這樣似乎真不錯,是成就感和舒適感并存的。
靜姝是一個計劃先行的人,她很喜歡有規劃的生活,一旦計劃擾亂,她會變得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