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完端起酒悠閑地飲盡。
沈持:“……”
天色不早,他準備告辭回書院,邱長風忽然說道:“貧道上個月路過省城秦州府,聽人說隔壁獻縣的山匪死灰復燃,你們聽到風聲了嗎?”
山匪。
獻縣的山匪不是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被史成麟老將軍給剿滅了嗎。
沈持驚訝:“沒有啊,道長能否詳細說說?”
“貧道就聽了那么一耳朵,”邱長風說道:“秦州府里有人說獻縣縣令管復給知府大人去信,說馬老三又回來了。”
“馬老三”是二十多年前盤踞獻縣的山匪頭子,真實姓名、出身不詳,他對外自稱叫“馬老三”,手下的人都叫他“馬王爺”。
“馬老三?”沈持從他爺沈山口中聽到過這個名字和事跡:“不說早被史老將軍打死了嗎?”
“或許不是他本人,”邱長風正經地說道:“二十年前獻縣剿匪的時候,有些個漏網之魚,或者說后來有人想當山匪,頂了當年的名字,無非為了招攬人上山來落草。”
獻縣還真是倒霉,光招山匪了,一波又一波的。
沈持:“那朝廷,還會派人來剿匪嗎?”
當朝的縣域沒有戍守的兵力,有且僅有衙門快班一撥會功夫的衙役,或是零星的解甲武將。
會不會還派史老將軍或者史家別的什么人,他驀地想到這個。
“剿匪啊……”邱長風想了想,搖頭:“如今的山匪還沒成什么氣候,只在獻縣小搶小掠的,即便朝廷知道了,不過讓縣中多加戒備而已。”
再鬧大了,或許秦州府知府會派將士過來鎮一鎮,當朝叫做府兵,戍守一省城安危的。
秦州府剿匪不力,才會上報朝廷,請求兵部派兵前來。
“哦,”沈持若有所思地說道:“多謝道長教我。”
邱長風喝酒喝上頭了:“你回吧,貧道要睡覺了。”說完他以天地為席,躺下就睡。
沈持回到書院,吃過晚飯,像往常一樣讀書、畫滾滾——不是,練八股文、習字。
破題、承題、起講三部分跟著夫子們精細學完之后,即當朝所稱這三部分為八股文的“冒子”,學生學到這里,已算老練。
《駢文概論》中說:“凡是屋場的文字,都重在一個開頭的冒子,要這個冒子動聽,才能得主司的青眼。”1
屋場的文字,指的就是科舉中應試的八股文。
說的是寫八股文,這三部分極其重要,能不能抓住考官的眼睛,從一堆文章中脫穎而出,就看這冒子寫的好是不好了。
沈持對八股文的“冒子”再度深度總結、復盤。
“制藝者,代圣賢以言之也。2”這是書院夫子們每堂八股文課都要強調一遍的話,在他們看來,八股文的實質,尤其是寫冒子,就是代圣賢立言,一定要體味、貼合圣賢之言以涵泳貫通之,才能從中生發出新的義理來。
圣賢典籍,流衍后世,到了一代又一代的學生手中,雖然文仍是其文,字仍是其字,但朝代離開他們說話的語境過于久遠,故其常出于文字之外的心傳意解,后人相當難以領會。
譬如上輩子智能手機的時代,大部分人已經很少會要死要活思念活著的人了,因為聯絡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