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酷吏?!?/p>
沈持:“不好說?!?/p>
似乎不像。
他想起賀俊之也曾是飽覽群書,進士出身之流,竟淪為酷吏,唏噓不已:古往今來,酷吏哪有什么好下場,沒有的。
不知道這姓賀的能蹦跶多久。
……
皇宮上書房。
“陛下,”太監丁吉在簾子外頭輕聲說道:“大理寺卿賀大人求見?!?/p>
皇帝蕭敏的手指一下一下叩在御案上放著的沈持的墨卷上:“快宣?!?/p>
賀俊之進來后施禮說道:“恭喜陛下?!?/p>
皇帝蕭敏看著他:“如何?”
“臣以為陛下沒看錯人,”賀俊之說道:“沈會元少被外物撼動,行事頗有幾分從容。”
皇帝蕭敏頓了片刻:“朕知道了?!?/p>
今科春闈的狀元就點沈持了。
他命丁吉去傳禮部侍郎李叔懷,準備金殿傳臚大典。
如果說放榜是把登科者的名字張貼出去,那么金殿傳臚則可以理解為天子參與的儀式宏大的唱名。
傳臚大典之前有很多事情,比如要請欽天監擇吉時,還要擬定禮節。之后,禮部通知各貢士,有請他們閃亮登場士子們最榮耀的時刻。
金殿傳臚的吉時選在四月十六日清晨卯時中。
得知皇帝蕭敏要點沈持為狀元后,蕭汝平和曹慈急急進宮面圣,卻被太監丁吉擋在了上書房外:“萬歲爺說春闈的事就這么著吧,二位相爺請回?!?/p>
蕭、曹二人面面相覷,但不甘心還想要見到皇帝蕭敏爭論一番:“煩請公公再為本官通報一聲?!?/p>
丁吉:“喲,萬歲爺說了,往年京城百姓多看探花郎,今年讓他們看狀元郎吧。”他揣摩到皇帝要點沈持為狀元后也很吃驚。
兩位相爺聞言灰了臉,知皇帝鐵了心,今科春闈以沈持為一甲之首已成板上釘釘之事,不可更改了。
……
四月十五日,晌午。
沈持正在房中習字靜心,忽聞禮部的衙役來報:“請秦州府沈會元和汪貢士前往國子監領進士巾服,笏板,明日卯時中金鑾殿面圣。”
進士巾服是參加傳臚大典面圣時所要穿戴的,笏板是拿在手上的。
沈、汪二人一道去國子監領了衣裳頂冠笏板,捧在手上看了一遍又一遍,心情澎湃不止。
笏板類似當朝官員上朝時手里拿的,但他們的沒有刻官職名字,雙面都是空白。
進士巾,也就是俗稱的烏紗帽,帽頂微平,展腳闊寸許,長大約五寸,用皂紗所作,兩側有垂帶,帽子左側簪一支紅色絨花,其做工精細栩栩如生,在當朝只有官員,還有新科進士可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