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持:“姜道長說得極是,
咱們先回去告訴胡大人他們吧?!?/p>
他們趕回樊武縣驛站。
驛站之中,
胡見春正在給家中寫信,
也不知怎么回事,他寫一行停下筆嘆一口氣,眉間盡是愁緒,
一日日探不到朱砂礦,這是何等的煎熬。
聽見門外馬嘶鳴,他擱下筆,負手踱步出來:“回來啦?”
他都沒問有沒有堪到礦,似乎知道問了也是白問。
“回來了。”沈持回話的時候尾音上揚,眉梢帶著淡淡的笑意。
胡見春:“……”這少年人路上遇到女郎跟他搭訕了嗎?瞧這一臉喜氣。
又見姜蘅回來也是帶著笑的,他師弟邱長風沒擺臭臉,胡見春微微一怔:“沈大人,姜道長,可是……”
“胡大人喲,”姜蘅說道:“你今晚有的忙了。”
胡見春的手抖了下:“可是堪到朱砂礦了?”
姜蘅:“據貧道所堪,銅仁縣的山中十有八~九是有礦的。”
胡見春搓搓手,在庭院中轉了兩圈:“哎呀,這真是天大的驚喜,本官……本官這就去寫折子……”
說完,他幾乎是飛奔進房里的。
當夜,一封奏折從樊武驛站送出,八百里加急馳往京城皇帝蕭敏的上書房。
等待批復的日子,沈持拿出史玉皎的那把小弩,將弩機拆開搗鼓來搗鼓去。
呂居瞧見了,也同他一道來演算,二人在驛站的后院扎起草垛,一次次演試,記錄下一個又一個數據。
“想不到沈大人竟如此精通算學,”呂居對沈持的“專業”水準十分意外:“真叫下官佩服不已?!?/p>
沈持:“呂大人自謙了,”他說道:“在下年幼時好涉獵群書,看算學書不求甚解,如今不過半瓶子水罷了?!?/p>
二人說話時已是七月初盛夏時節,然黔地翠竹婆娑,山風拂面幾度清涼,絲毫不覺暑熱。
這日午后,太監丁逢帶著一封公文從京城來到樊武驛站,他手里拿的是朝廷敕工部主持在銅仁縣開朱砂礦的公文。連同公文一起的,還有皇帝蕭敏托他捎給沈持的一句話——“沈愛卿,朕心甚慰?!?/p>
“陛下很是看重沈大人,”他把話帶到后對沈持說道:“沈大人來日前程大好啊?!?/p>
沈持:“陛下隆恩,臣雖萬死不能報其一,只求不負陛下所托,竭力而為。”
丁逢笑道:“老奴這就回京復命了,沈大人多保重?!?/p>
沈持將他送出驛站:“公公一路順風。”
送走丁逢,沈持展開公文看了看,上面寫著由工部侍郎朱文濟前往主持這次開礦事宜,工部員外郎胡見春,翰林院修撰沈持,戶部員外郎俞馴——他是來出錢的,三人傾力輔佐,另有若干名工、戶部工事、欽天監博士苗芹等人協力……林林總總共派遣二三十名官吏參與,新委派的官吏已從京城出發來黔,不日即將抵達銅仁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