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
“不過我有個條件,”門外左靖洪亮的聲音,他說道:“我部落出兵鴨池城可以,但請沈大人與我們一同前往。”
讓沈持同他們一道同去,這是為了給左氏土司的兵一重保障——也就是說,如果大理段氏攻打左氏土司時不幸兵敗被圍,有沈持在,鶴州府不能見死不救。說白了,就是綁上沈持一塊兒,危急關頭給他們的將士找個援軍。
沈持也心知他的意圖,衡量了片刻,說道,我答應你,同你們一道前往。”
商定后,左靖叫來左氏土司領兵的左金山,一位琵琶腿車軸身,俗稱寬肩細腰的三十來歲的將領,讓他見過沈持:“左將軍,你領一萬五千兵馬。前往鴨池城。至于打還是不打,怎么打,你與沈大人相商吧。”
左氏統共養兵兩萬,能拿出一萬五千的兵馬,已盡了最大的力,沈持謝過左靖,又跟左金山執禮道:“左將軍。”
左金山還禮道:“沈大人,既是出奇兵,這就點兵開撥,給大理段氏來個出其不意。”
“也好,”當沈持得知他竟能“挽弓三百斤”時,不由得肅然起敬:“左將軍拿主意便是。”
于是點了糧草,讓他們即刻先行。
他則與沈持等人緊隨其后,發兵鴨池城。行軍途中,沈持給史玉皎飛鴿傳書,告知他同左氏的兵馬去往鴨池城的事情。
……
鴨池城在左氏出兵的次日,聽說了此消息,大理王段思倉暴怒,大罵左氏土司可恨。
段清川也跟著他罵了幾句,末了他說道:“爹,一群烏合之眾,不過一萬余人,來鴨池城就是送死,兒子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段思倉點點頭:“不可輕敵,清川,你要與段丞相多多相商,守好鴨池城。”
“兒子遵命。”段清川說道。
從王宮出來后他余怒未消,持劍跑到原二皇子段清來的府中,只見破敗的府邸里還有個婢女在守著,那些婢女本是左文嬙從左氏帶到鴨池城來的,主子離開的時候沒能帶走她們,只得在此地茍活,此刻見到段清川,嚇得哭作一團:“世子饒命。”
被她們一哭喊,段清川更煩躁,他揮劍一頓亂砍,直到聲音全止住了才得以泄憤,回到自己的府邸后,他咬牙說道:“左氏,你們既然來了,就一個也別想回去。”他要把他們全部殺光。
……
沈持與左金山兵行至離鴨池城五十里地時,停下來安營扎寨。次日要繼續行軍時候,沈持說道:“左將軍,我們在這里多停留半日如何?”
左金山:“沈大人,這是為何呀?”
“容在下等一等史將軍的消息,”沈持說道:“好知道鶴州的情形。”
離開鶴州府時,史玉皎對他說隨時會更改調兵之策,他想要知道是否還按照先前的計劃行事。
好在左金山是個隨和之人:“傳令下去,依沈大人的,再休整半日。”
果然,到了晌午的時候,史玉皎的人來了,只說讓他們繼續行軍。
……
鶴州。
史玉展每日帶著五百精銳騎兵出城,不分晝夜,總是神出鬼沒來到城外對著王膺的大軍叫陣。
一開始王膺不想搭理他,只想著一舉攻城,速戰速決。無他,軍中糧草供給不算充裕,耗不起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