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蕭敏在朝堂上夸了這個兒子,說他體恤百姓。京城百姓的糧食算是有著落了。
而此時,濟南府等四地還在艱難地治蝗。
然而朝堂上一些大臣還在以頭搶地哭著求“不要以人力干預天災”,阻撓朝廷治蝗,一天天把皇帝吵得頭疼。恰好此時,十皇子蕭福滿病了,巧的是,京兆少尹林瑄半歲多的兒子林斯安也病了。
那些反對治蝗的大臣們說這是報應,是上天的警示,懇求皇帝下令收手,不要再治蝗了。
蕭福滿病得不算重,神智清醒,鄭瓊還笑著跟皇帝說道:“小孩子哪有不生病的,妾以為跟林少尹焚蝗治蝗沒有關系。”
皇帝心里頭其實有點猶豫:“阿瓊,有些事不能不信。”
鄭瓊:“陛下放心,福滿很快會好起來的。”
蕭福滿聽見了坐起來說道:“父皇父皇,我聽史師傅說,她殺過的敵軍成千上萬呢,人都能殺,蝗蟲算什么呢?”
皇帝:“這……”無可辯駁,他笑了笑摁著蕭福滿:“福滿,好好吃藥。”
蕭福滿摸了摸額頭:“父皇,兒子已經退燒了,過兩天就好了。”
皇帝把他抱在懷里,滿是憐愛地道了聲:“皇兒呀。”
……
而林瑄的兒子林斯安則一直高燒不退,連藥都喂不進去了。
那些人還在風涼:“陛下您瞧瞧,這就是燒蝗蟲的報應啊……”
到了六月中,這天沈持休沐在家中煮茶,史玉皎在練劍,聽說林瑄的兒子得了病得快不行了,夫婦二人一并往林家去。
林家的大門被圍得水泄不通,到了也擠不進去。
史玉皎指了指圍墻,意思是她要fanqiang進去——史家與林家相熟,她與林夫人也自幼相識,故而沒那么多講究。
沈持看著那么高的墻說道:“你當心些。”
史玉皎閃身一躍,便落到了林瑄家的院子里,循著哭聲找到林斯安:“讓我瞧瞧這孩子。”
她沙場征戰十多年,不信邪。
郎中一捋胡子,嫌棄地說道:“史將軍,你就別來添亂了。”
史玉皎冷笑:“林夫人,我身上一身煞氣,讓我抱抱他,什么鬼神都要懼怕三分。”
林夫人抱著兒子跪在堂屋啞聲痛哭:“老天,你報應到我身上吧……”
那種肝腸寸斷般絕望讓人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