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輕甩龍袍的寬袖,起身在上書房中踱步一會兒,才啟了金口:“下旨,命戶部右侍郎,代左丞相沈持前往濟南府,招安李虎。”
沈持拜謝在地:“是,臣領(lǐng)旨。”
皇帝:“都退下吧。”
沈持等一行人緩緩從上書房退出,出來皇宮,有與沈持交好的為他擔(dān)憂:“沈大人,此去萬要小心啊,唉……”
也有等著看聽到他死在賊寇手中的,口蜜腹劍地說道:“預(yù)祝沈大人早日功成歸來,到那時必將登上相位啊……”
沈持面色沉著,一一應(yīng)付后回到家中。
當(dāng)夜,他在燈下給皇帝寫了一篇“陛辭”——當(dāng)朝官員到外地任職,要去多年不能回京面圣或者再無回京的可能時,要給皇帝寫陛辭,以示君臣情誼或者此行的決絕。
沈持寫這篇陛辭肯定是后者,他怕自己萬一死在李虎手里回不來。
他在陛辭中這般寫道:
臣奉旨巡視濟南府,將招安李虎,謹辭。
臣受命之際,心悸魄驚,早夜恇怯,罔知所措。
臣以朝廷命官之身去見賊寇,此臣為此恇怯者一也。聽聞賊寇殘忍,肆意殺戮,此臣心驚者二也。
人言:此行艱難,此去難回。
而臣身已許國,義無他顧。2
……
懇祈天恩,此去賜臣招安李虎歸順,臣之幸也。
謹辭。
……
擱下筆后,他換了身常服去董家找董尋,有件事時機到了。
常平倉。
是時候重提這件事了。他有把握,這次能成。
到了董家,董尋親自迎出來:“歸玉兄,你怎么親自來了?”
沈持跟著他去書房坐下:“青溪兄,我長話短說,白日里的事你都知道了吧,陛下讓我前往濟南府招安李虎,我明日進宮拜見陛下,后日就啟程了。”
“李虎截斷了漕運,”他說道:“京城糧價縱有齊雙的囤糧很快也穩(wěn)不住了,青溪,我離京后,你與朱大人聯(lián)手上折子,請設(shè)常平倉,那時候迫于形勢,群臣不敢反對,陛下一定會同意的。”
董尋聽了沉思道:“如你所說,確實是時候提這件事了。”
他微微嘆了口氣:“你放心,我和朱大人一定把這件事給辦好,只是你此去……定要謹慎為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