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落,群臣眼睛一亮:“陛下,莊王殿下掛帥,更能震懾賊寇啊。”
皇帝遲疑了片刻:“此事朕要再想想。”畢竟要抽調京城的御林軍,對他來說是天大的事情。
但是皇帝沒有一口回絕他,這讓蕭承鈞有所期待:“是,父皇。”等下了朝之后,皇帝將一干重臣叫去上書房,問他們:“莊王想掛帥剿匪,你們怎么看?”
右丞相曹慈說道:“陛下,正如在早朝上所說,殿下要是掛帥出征賊寇,從氣勢上定能震懾他們,且御林軍本就是皇家衛隊,讓史將軍領兵多有不妥,不如殿下名正言順,臣以為,沒有比莊王殿下更合適的人選了。”
“可是莊王不懂領兵作戰……”皇帝猶豫道:“朕怕他輕敵。”
兵部尚書魏淳:“陛下,殿下只是掛帥,怎么作戰還要史將軍定奪。”
皇帝蕭敏想了一想說道:“傳莊王來見朕。”
“另外,把史將軍也宣過來吧。”
莊王蕭承鈞下了朝后沒離開皇宮,他賭皇帝定會同意他掛帥出征,果然,近晌午時分,大太監丁吉來宣他去上書房了,心中大喜:有戲。
果然,他到了上書房之后,皇帝說道:“朕加封你為匡稷元帥,讓你去壽州平叛,不過,朕有句話,你記好了,凡是作戰的一應事宜,悉聽史將軍的。”
莊王:“是,父皇,兒子謹記。”
史玉皎隨后來到上書房,她在路上從太監丁逢嘴里套出話兒來,得知要她去壽州打仗,很是意外,又見莊王蕭承鈞一臉得意又帶幾分親切地看著她,霎那明白了個大概,她對著皇帝施禮:“陛下。”
皇帝看了一眼莊王,才對她說道:“朕打算調三千御林軍增援壽州,念及史愛卿鎮守西南十多年從無散失,這次,朕打算遣你去,你意下如何?”
“臣愿往討賊,鐵馬蕭蕭,誓殺賊寇,”史玉皎微偏頭看了莊王一眼:“只是……臣打仗一向不按常理出兵……”
她就是想當著皇帝面說清楚,到了戰場上,怎么調兵遣將,聽誰的。
皇帝:“朕方才已對莊王說過,史愛卿乃沙場宿將,如何布陣如何攻守,全由史愛卿定奪。”
她要的就是這句話:“臣領旨,謝陛下。”
“拿朕的虎符來,”皇帝鏗鏘一聲,帶著幾分豪氣說道:“調精兵三千。”
說完,命史玉皎接過兵符,用以調兵。
眾臣俯首叩拜:“是,陛下。”
翌日,蕭承鈞之外,以平西將軍史玉皎為先鋒大將,由他二人率侍御林軍三千,十二位將領,即日起出兵壽州。
……
他們出兵后,董尋與朱堯二人向皇帝上奏,再次提議設常平倉。
然而朝堂上的反對聲還是一浪高過一浪,董尋在朝廷上同反對者辯論險些體力不支暈厥過去,被朱堯攙扶著出了皇宮,這事兒轟動的可以寫進董家的家譜了。
京城的董尋和朱堯二人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常平倉的事情上,
但他不屈不撓,日日早朝都要上奏,群臣們擼起袖子揮起拳頭都準備要揍他了,這時候京兆尹溫至來了句靈魂的話:“陛下,不得不未雨綢繆啊,要是再有下次,天下人會說是陛下不允許設,每個朝代都繞不過去,陛下……”
皇帝蕭敏怒道:“牽扯于朕,打三板子。”
一下子把注意力給轉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