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遂,是哪個?
御史大夫管聃冷聲提出質(zhì)疑:“陛下,臣聽說年前那個拉皮條的程己去過沈相家中,莫不是為馮遂牽線要官的?”
皇帝瞟一眼沈持:“有這事嗎?”
沈持回道:“管大人所言屬實。”
“不過,”他看了一眼管聃:“臣未收受程己一文錢,臣之所以舉薦馮遂,是惜才憐才,并無半分私心。”
音落,那個病怏怏的戶部右侍郎董尋幫腔說道:“臣可為沈相作證,程己帶的東西,一面漢代銅鏡、一臺歙硯,一幅懷素真跡,皆又原封不動帶了回去。”
皇帝聽到此處眼眸一動:“懷素的真跡?”
董尋:“是,是他傳世的《自敘帖》。”
皇帝來了興致:“丁吉,叫人去程己家將懷素的真跡借來,朕想一觀。”他心想:宮里頭也珍藏了一份懷素的《自敘貼》,那是很多年前帝師王淵從一名古畫商人手中買來增給他的,要是民間也有一份,那么,哪份是真的呢?
丁吉忙遣兩名太監(jiān)去了。
一炷香不到的工夫,將懷素的真跡取來了。
就在朝堂上展開一看,皇帝傻眼了:這……竟與宮中珍藏的一模一樣。他命人去將另一幅拿來,攤開之后,兩幅字的字跡一模一樣,群臣之中擅書法的不少,但都分不出那份是真哪份是假……
皇帝笑道:“速召馮遂進(jìn)京出任大理寺少卿。”又說:“把這兩幅字收起來,等他來了,朕讓他分辨分辨。”
御史大夫管聃又進(jìn)言:“陛下,這……是不是過于兒戲了?”
皇帝看都沒看他一眼,直接對吏部尚書穆一勉說道:“擬旨吧。”馮遂的事就這么定了。
沈持:“……”該說不說,這有點戲劇了啊。
……
十來天之后,馮遂攜帶家眷抵京到大理寺上任。
安頓好之后,他來拜見沈持。起初收到吏部的調(diào)令,得知讓他出任大理寺少卿,馮遂一開始的反應(yīng)是呆若木雞,接下來欣喜若狂,此刻他佇立在沈家門外,凝望著胡同里來往的行人,神情不免微微緊繃。
得知他來,沈持親自迎出來。
馮遂今年四十六歲,面相看上去有些蒼老,只有眼神銳利如鷹,殘存幾分當(dāng)年榜眼的風(fēng)采,他見了沈持說道:“下官馮遂,拜見沈相爺。”他先是驚訝沈持的年少,又見他軒然霞舉,心中暗想:那些事情,開礦,征服大理段氏,招安李虎……竟是他辦的。
更叫人臣服了。
沈持請他到家中的書房敘話,賓主落座后他笑著說道:“你先前托程己來走本相的門路,就不怕那些東西打水漂嗎?”
馮遂挺直身板,音調(diào)略帶悲涼:“已是下官的全部家當(dāng)了,下官想賭一賭。”
當(dāng)年曹汝平為左相的時候他不敢,他是看中了沈持這個人,才敢賭的。
“昆明府同知唐注就是相爺拔擢上來的……”
沈持:“多謝你看得起我。”
“不過,”他繼續(xù)說道:“你既知本相是如何晉升上來的,當(dāng)知道,走本想的門路,要的不是金也不是銀子,要的是政績,要辦事。”
馮遂:“下官知曉,沈相爺需要一個會辦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