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各部、京兆府等衙門倒也知趣,很是風平浪靜。
官吏們也個個按部就班,勤勉的依舊勤勉,摸魚的依舊墨魚……大理寺少卿馮遂還在進行他的打拐之大業,一層層摸上去,竟抓了好幾個參與略賣人口的六部官吏,連京兆府的一個曹參也未能幸免。
跟拔蘿卜似的,越拔帶出的泥越多。
眼看著就要觸及周家了。
而身為當事人之一的夏靈看在眼里,知道馮遂這個人可靠,終于下定決心又進了一趟大理寺,對他和盤托出:“馮大人,老鴇經常給一個人家中送銀子,妾身偶然一次聽她說漏了嘴,‘周大人’……”
“那個人的聲音妾身記得,是光祿寺卿周大人。”
從通州知府調任光祿寺卿的周六河。
馮遂進京的時日短,并不記得周六河是什么人:“我記下了,女郎回吧。”
送走夏靈,他問大理寺丞孟度:“光祿寺卿周大人,是何等人物?”
孟度說道:“原通州知府,周淑妃的娘家侄子。”
馮遂了然:“原來是他。”周家的事他是聽說過的,京城最強親家,跟各大世家都有娶嫁來往。
皇帝的老丈人周家竟牽扯進略買略賣人口之中,他倒吸一口涼氣,心中震驚得無以言表。
“馮大人怎么忽然問起他來了?”孟度有些好奇地問。
馮遂將眉頭皺得緊巴巴的,搖搖頭,沒接話走過去了。
孟度:“……”
而后,馮遂磨刀霍霍,準備查出證據彈劾周家。
聽聞風聲,沈持、董尋二人也大吃一驚。
董尋:“火候到了吧,咱們要不要扔把柴禾?”拱拱火造造勢。
沈持笑道:“我正想找你說這件事呢。”
董尋:“你說這馮大人接下來是打草驚蛇還是敲山震虎?”
“讓我選?”沈持的手指在幾面上叩了數下:“我覺得都行,眼下我擔心的是——”
“周家不會坐以待斃,會做困獸猶斗,不好對付,青溪兄,咱們得打起精神,不能給他們鉆任何空子的機會。”
董尋:“周家廣交京城貴族,他們要是聯起手來對付你我兩個沒有根基的,不能說易如反掌吧,卻也能讓你我疲于奔命……”會十分被動。
沈持:“我怕的就是這個。”畢竟,目前成年的皇子里頭,呼聲最高的是雍王,誰不想博一個從龍之功呢。
董尋:“我們董家一門清貴,只有我在朝為官,我么如歸玉兄所見,孤家寡人一位,并不怕他們揪小辮子。”
“倒是你……”
關聯著史家、舒家、沐家呢。
沈持:“周家很謹慎,不會用明顯的手段,這也是最讓人頭疼的。”怕的就是他們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玩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