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抵達東邊河岸,渾身臟兮兮的豬咪停在岸邊,企圖把爪爪洗干凈。
洗了好半晌,勉強把三只爪爪的淤泥清理干凈。
正當他努力清理后爪的時候,地面突然開始劇烈搖晃。
“咪嗷?”地震啦?
非洲大部分版塊處于活躍地帶,地震頻發,著名的東非大裂谷正因為板塊碰撞形成的。
“咪哇!”
啥叫地震?
“吼!”
別洗了,趕緊跑!
旁邊三只獅子,顧不得解釋,發出催促地叫喊。
豬咪嗅到可怕的氣息,意識到危機正在接近,連忙撒開爪爪跟在同伴身后。
跑了沒幾步,就看到造成地動山搖的罪魁禍首——非洲象。
每年雨季和旱季初期,下東岸棲息著一大群非洲象。
之前霸占河流,害前領主雄獅沒水喝的,正是東岸象群。
非洲象群由年長的母象擔任首領,它是整個象群的文化和精神支柱。
母象可以憑借記憶,帶領象群長途跋涉在旱季找到水源,還能通過嗅覺找到藏在地下的水脈。
即使最干旱的年份,非洲象也能憑借智慧,努力尋求生機。
問題在于……
它們生命力過于旺盛,對獅子來說,并不是值得高興的事。
非洲象屬于食草動物,不吃獅子。
但因為獅子會趁著黑夜、非洲象視力不佳的時候,跟蹤象群獵殺柔弱小象。
大象懷孕時間將近兩年,每胎生一只幼崽。
因此,象群非常重視幼崽。看到討厭的獅子,會一反常態展現出攻擊性。
大象身軀龐大,動作自然不夠敏捷,最快速度只有獵豹的三分之一。
但它們體重最多可達到六、七噸,最威猛的雄獅遇到大象,也顯得嬌小可愛。
稍微一個不留神,享受到大象的‘踩背服務’,獅子肯定原地變成貓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