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嚶!”胖虎翹起尾巴,大大方方回應研究員的夸獎。
“另外,還有一件事,我必須轉達給你!”
研究員吸了吸鼻子,拿出貼了暖寶寶的平板,打開早就準備好的視頻。
播放之前,研究員解說道,“這是我們在救助站拍攝的視頻,你媽媽在那里生活的很好。我們把你的消息告訴你媽媽,并且錄制了她的反應。”
說完,她輕輕點擊‘播放’鍵。
為了讓希爾看到這段視頻,研究員特意操縱無人機,從空中俯拍整個救助基地的整體格局。
安排給虎鯨的救助基地,在靠近海岸的一大片海域,用柔軟的繩網圍了起來。
雖然面積比不上真正的虎鯨棲息地,但比起水族館,無論廣度還是深度,都翻了幾十倍。
希爾媽媽帶著才滿1歲的幼崽,和另外三頭虎鯨生活在一起。
從外表判斷,被救助的虎鯨都是之前從野外捕捉的。一頭屬于北大西洋1型虎鯨,一頭屬于南方居留鯨,一頭屬于南極虎鯨。
從救助站成立之后,他們已經在這里共同度過整整一年時間。
即使無法用語言交流,彼此間明顯形成了獨有的默契。
另外幾頭大虎鯨,偶爾會幫忙教導幼崽。
喻以筠隔著屏幕,一眼不眨觀察媽媽。
她的背鰭還算筆直,表現正常,沒有出現精神崩潰的跡象。
現在,媽媽周圍有同伴,身邊還有可愛的妹妹。
對于被圈養(yǎng)的虎鯨而言,得到這種程度的救助,已經算是非常幸運的事。
自己素未謀面的妹妹,同樣也是幸運的。
她出生后,沒有跟媽媽分開,很快得到了人類的救助。
雖然是人工繁殖的虎鯨,但她來到基地,在大虎鯨的幫助下,逐漸學習虎鯨的生存方式。
喻以筠聽小虎鯨吱吱呀呀,發(fā)現她正處于語言啟蒙期,卻至少掌握四種不同的虎鯨語言。
可想而知,假如她能夠順利回歸海洋,未來的虎鯨界翻譯,又會增加一名得力干將。
研究員仿佛看穿他的心思,補充道:
“那頭小虎鯨很可愛吧?她非常聰明,還不到兩歲就已經學會了很多。如果她能夠學會狩獵,放歸的可能性非常大。”
“只可惜,你的媽媽被圈養(yǎng)時間太久。經過專家組綜合評估……我們認為,讓她生活在這里養(yǎng)老,才是最好的方式。”
喻以筠沒有出聲。
他知道,救助機構已經盡了最大努力,這已經是他們能拿出的最佳方案。
沒等喻以筠說服自己接受現實,畫面一轉,研究員把拍攝到的小胖虎視頻,拿到媽媽眼前。
媽媽長期被人類訓練,聽到口令便立刻游過去,表現得相當溫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