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兔兔鼠鼠簡直取之不盡。
亞成年海雕們跟著哥哥姐姐,逐漸學會雕家族從前不曾掌握的技能:掏兔子窩。
成功掏了兔子窩的海雕,露出發現石油的喜悅。
原來爪子還可以這么用!
學廢了學廢了~
從那時候開始,即使4歲海雕遇到哥哥姐姐,也會表現得異常尊敬。
他們用不大的腦瓜仁,思考出一個結論:大姐大做的事,肯定有道理!
于是乎,當亞成年海雕發現大姐大哥正在孵蛋,迅速掀起模仿風潮。
白頭海雕孵化期大約為35天,同一片區域的白頭海雕,產蛋時間不會有太大差異。
海岸邊產蛋的海雕夫婦數量眾多,孵著孵著,難免出現各種意外,導致大海雕棄蛋離巢。
每當這個時候,閑得發慌的亞成年海雕,就會火速補上位置。
有時候,幾只幼雕同時發現一個鳥窩,還會你爭我搶輪流孵蛋。
動物學者發現幼雕孵蛋的情況越來越多,絞盡腦汁想到一個解釋。
“或許……那群海雕正在練習求偶技能。”
“最胖的那只呢?提前三年練習嗎?”
“有什么不可以嗎?”動物學者篤定地回答,“他又會狩獵,又會孵蛋,肯定能成為最棒的海雕父親!”
“恕我直言,成為海雕爸爸之前,他需要擁有伴侶。”助理一針見血的指出,“他為什么不練習求偶舞蹈呢。”
“……”動物學者啞口無言。
與此同時,惹得整個學術界為其震驚的小肥啾,忙著快快樂樂寫自己的孵蛋日記。
第一天:沒破殼。
第二天:沒破殼。
第三天:……
喻以筠不太清楚,其余鳥媽媽通過什么標準,判斷雛鳥何時破殼。
小肥啾清清楚楚知道,孵化到35天,兩只寶寶就該出殼啦~
當過那么多次男媽媽,初次親自參加生育環節的喻以筠,興奮地避開攝像頭,用爪爪在樹杈上畫‘正’字。
等到畫滿7個正字,雛鳥就該啄殼啦!
按照喻以筠原計劃,既然有三只鳥參與孵蛋,這份工作完全可以實現八小時工作制。
結果表明,理論和現實不能一概而論。
確實有三只鳥參與孵蛋,可由于哥哥姐姐明里暗里較勁,只肯孵自己的蛋,堅決不碰對方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