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道那群體型比北極狐龐大、毛發偏紅、攻擊力更強的狐貍,根本不打算狩獵。
它們用最快的速度追逐幺妹,迫使她放棄口中影響速度的獵物。
外來狐得到獵物,依然不依不饒,露出尖利的獠牙攻擊幺妹。
幺妹在狩獵中消耗了大量體力,被追著跑了好一段路,戰力削弱了不少,竟然被陌生狐追上咬住后腿。
幸好幺妹不是去年的幺妹,狩獵經驗豐富。
她電光火石間改變方向,防止后腿被咬斷,同時虛晃兩下讓追擊的狐迷失方向,然后趁亂逃跑。
一直到跑回家,幺妹也沒搞明白,那群奇怪的狐為什么追殺自己?
不過,喻以筠明白了。
他仔細觀察幺妹后腿的咬痕,發現犬齒距離比北極狐大,應該是其他種族的狐貍留下的。
除了北極狐之外,還能夠進入北極圈生活的狐貍,只有一種——
赤狐。
世界上體型最大,分布范圍最廣的狐貍,擁有極其強悍的生存能力。
大約七百萬年前,北極狐祖先來到冰原,選擇進化出短粗四肢和相對較小的身形。
寒冷形成的屏障,隔絕他們與毛發較薄的赤狐。
現如今,隨著全球變慢,遭受生存挑戰的不止北極熊。
保護著北極狐的無形屏障消失,狐視眈眈的異族敵獸,覬覦著他們豐饒的領地。
北極狐(十)
赤狐又叫紅狐或者火狐,
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狐貍。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美洲大陸、以及非洲北部。
喻以筠上次當狗子時,棲息的北美洲黃石公園,就有赤狐的身影,
帶著崽跟郊狼搶奪獵物,
彼此打得五五開。
無論高山、丘陵、森林、沙漠,
甚至人類生活的城市,
赤狐都能扎穩腳跟。
生活在炎熱區域的赤狐,體毛相對較短,可以幫助身體更好的散熱。
生活在寒帶的赤狐則相反,會像近親北極狐那樣,生出長而密的絨毛。
赤狐不僅能根據環境更換皮膚,而且食譜很廣,
真正做到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