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哼!”
“哼哼!”
喻以筠聽到兩聲豬叫,
睜開眼發現面前兩只耳朵尖尖,臉蛋圓圓的橘黃色毛茸茸,同時保持站立姿態高高舉起雙手。
縱觀全世界,
會用‘投降’姿勢代表害怕的動物,
實在不多。
投降同時發出豬叫的動物,
只有小熊貓。
喻以筠爬出巢穴,
慢悠悠滾了圈。
護在自己面前的雌性小熊貓,突然豬叫得更大聲,哼哼哼驅趕闖入領地的小熊貓。
那只小熊貓雙爪高舉退后幾步,委委屈屈離開啦。
小熊貓大獲全勝,轉向滿地亂滾的幼崽,充滿憐愛把他兜進懷里,
吭哧吭哧塞回洞穴。
喻以筠之前接觸過小熊貓,知道小熊貓幼崽比大熊貓獨立,三個月左右便跟著媽媽學習生存技巧。
雖然發育快,但作為近親,
小熊貓的媽寶程度不亞于大熊貓,
崽崽兩歲左右才離開媽媽獨立生活。
喻以筠從爪爪大小和叫聲判斷,
自己已經半歲啦。
媽媽依然不放心自己離開巢穴,主要害怕幼崽被凍傻了。
“咿咿~”
喻以筠剛被塞回去,又很q彈的伸出腦袋,撒著嬌表示想跟媽媽出去狩獵竹子。
要知道,
他們小熊貓身上有兩層毛毛。外層毛較為粗糙,能夠抵御天氣變化。
內層毛比較短,濃密細軟,具備很強的防水性。
兩層毛毛不僅能夠抵御寒冷,還能讓他們在雨雪天,
依然保持身體干燥。
有些運氣好摸過小熊貓的人類,感覺小熊貓的毛毛扎手,主要因為他們摸到的都是外毛。
內毛可軟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