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嫁人后婆婆就病倒了,以至于年紀輕輕的小劉,就被安排在家里,照顧起老人。
甚至兩口子忙得,連孩子到現在都沒要上,三十幾歲了小劉已經屬于村里的大齡產婦,在要孩子又覺得難為情,于是這事兒一拖再拖就拖到了現在。
以至于小劉沒有孩子就這么辛辛苦苦地伺候老人,伺候了好幾年,但畢竟是從年輕人過來的,小劉怎么能甘心呢?誰都想擁有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可這一切小劉一個都不占。
原本她以為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畢竟村里沒有人離婚,她也想過換一種生活方式,可他更害怕世俗的眼光,更害怕別人的流言蜚語。
直到她今天在會議上,聽到了小姜同志,說得那種計件工作,一開始書記還把年齡規范在四十五歲以上的人群,小劉一下子就泄氣了。
畢竟是距離四十歲,還有一段距離,要是再等上幾年,廠子有沒有都是一回事兒。
而后來,小姜同志說完工作形式后,書記甚至在臨結束前,還把年齡擴大的范圍。
這讓小劉一下子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看到了希望。
不管能賺多少錢,如果男人在家的時候,小劉就可以出去簡單的干上兩個小時,這樣一來她也就有了收入,有了收入自己也就能說的算了。
即便是有一天她真的離開了這個家,一個人出去闖蕩,也有了本錢,也就不再膽怯,不再害怕了!
這個提議讓一直在家庭中,沒有任何地位的小劉有了底氣。
于是散會后她便跟丈夫說了一句,要去買點東西!
順路就到找到了書記的辦公室。
聽到小劉同志的話,書記眉頭微皺,有一種跌破眼鏡的感覺。
這個是在村里從來都不愛吱聲,不愛溝通甚至都不合群的劉同志。
居然在開完了這個小會后,鼓足了勇氣跑來跟他要名額,那這說明什么呀?說明這事兒是行的,有人是愿意的,而且是贊成的。
小劉見書記一直沒說話,她微微地抬起頭,看見書記緊緊地蹙起眉,連忙解釋道。
“舒姐,我雖然在家里面照顧著老人,但我覺得不會耽誤工作,剛剛那個姜同事不是說了嗎?可以計時工作,我多多少少一天中也能抽出三到四個小時的,我也想有一份收入,你也知道我現在是什么情況,要是沒有一點經濟來源的,書記,我感覺我都有點快穿不下去了!”
小劉說到這句話的時候哽咽了,書記連忙朝她擺手,書去哪里是不贊同她出來做工作呀,是有點驚訝而已。
“你看看你怎么還激動上了,我這還沒說行不行呢,我剛才其實比你還激動,看到你能來為自己爭取一份工作,我就心里了也想哭!”
書記也有點哽咽了。
看到了小劉,他像是看到了希望一般。
“這名額呀,我肯定給你留著,就算你干不了三到四個小時,就算干兩個小時,我也讓你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