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過了晌午,三位阿哥就被送回了雍親王府。
三位阿哥卻是神態各異,三阿哥弘時激動不已,四阿哥弘歷神色依舊,五阿哥弘晝垂頭喪氣。
不問不知道,年珠一問,這才知道,更是嚇了一大跳。
當日皇上帶著五阿哥,七阿哥和幾位年紀小的阿哥去了圓明園,一看到圓明園內有人擺攤、有人耕地、有人打魚……只覺別開生面,很有意思。
特別是當他老人家見圓明園內男耕女織,井然有序,被四爺治理的井井有條,宛如一小村莊時,對四爺是刮目相看,只覺這兒子也不像大阿哥他們說的那樣醉心僧佛。
這幾日的時間里,皇上還帶著幾位年幼的阿哥一起下地耕田,泛舟捕魚,是老少皆歡宜。
因二十四阿哥等人年幼,四爺免不得要將三個兒子拉出來溜溜。
皇上看到儀表堂堂的弘時,見他進退有度,不免夸了幾句,三阿哥回來后自是喜笑顏開。
對于兩個小蘿卜頭似的弘歷與弘晝,皇上并沒怎么留意,誰知弘晝卻在這時候蹦了出來,控訴四爺經常一言不合就打他屁股。
但話一出口,弘晝就后悔了,但開弓沒有回頭箭,他是又怕又悔,邊說邊嚎啕大哭……他抱著皇上的大腿,哭的那叫一傷心欲絕,誰知皇上卻哈哈大笑起來。
皇上更是拍著四爺的肩膀道:“朕原以為你清心寡欲、安貧樂道,沒想到你竟也有如此煩惱?!?/p>
甚至他老人家還不忘與四爺分享分享自己的育兒經。
可以說皇上這次能夠滿意而歸,泛泛平庸的弘時、聰明沉穩的弘歷、頑劣跳脫的弘晝,這三個孩子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年珠聽說這件事后,卻是笑的樂不可支:“怪不得呢,怪不得五阿哥聽說要去圓明園,一開始不樂意,后來答應的那樣干脆利落,原來打著這樣一鬼主意?!?/p>
“皇上是聰明人,未必不知道這次圓明園之行是王爺有意為之,但有五阿哥他們這一鬧騰,皇上對王爺的了解更是透徹?!?/p>
“這對王爺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p>
畢竟都到了這個時候,誰要是還藏著掖著,故意裝出一副“皇阿瑪,我真的不想當太子”的樣子,那才真是蠢不可言,四爺是借著這次圓明園之行明明白白告訴皇上——我愿替皇阿瑪分憂,若皇阿瑪愿立我為太子,我絕不會丟皇阿瑪的臉,若皇阿瑪不立我為太子,我也甘心為一賢王。
年若蘭頗為贊許點點頭,笑道:“是啊,這可是天大的好事?!?/p>
她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這才有了胃口。
年珠想著弘晝定是難逃一罰,便叫小廚房做了幾道小菜送了過去。
誰知沒多久聶乳母就提著食盒回來了:“格格,王爺吩咐禁五阿哥的足,不僅五阿哥不能出來,若無王爺允許,誰都不能進去探望五阿哥,就連耿格格都不例外?!?/p>
年珠道:“想必禁足一事,不僅五阿哥早已習慣,這王府里的旁人也是見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