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我碰到過許多像裕親王一樣的人,我也有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但每當我堅持不下去時,就會想想那個可憐的婦人,那幾個可憐的孩子?!?/p>
他難道就不想當個好父親,好丈夫嗎?
他當然是想的,但他知道,他多努力一點,就能挽救很多無辜的生命,挽救很多像他小女兒一樣年紀的孩子。
年珠因投了個好胎的緣故,別說沒能見到李衛所說的慘事,就連聽都沒聽說過。
“師傅您放心,您想要當個好官,我舉雙手贊成?!?/p>
“以后您若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地方,只管開口就是了,咱們以后也不是什么外人呢?!?/p>
李衛:“……”
這聲“師傅”叫的可真快啊。
古人拜師收徒可是大事,先是寫拜帖,其中寫明學生的姓名、生辰八字等基本信息,表達求學意向,然后再行拜師禮,先是向孔子像等牌位行叩拜禮,再對師傅三跪九叩,最后再是呈遞束脩,老師回禮。
但年珠也好,還是李衛也罷,都是不走尋常路之人,兩人省去了所有繁文縟節,年珠直接給李衛磕了三個頭,就算禮成。
年珠想著今日怎么說也是個大日子,便差人去便宜坊定了桌席面,還是不花錢的那種。
畢竟如今她可是便宜坊的股東,這點小便利還有的。
不過因李衛幼年故事的緣故,這一頓飯誰都沒有胃口,唯有李衛那老乳母是個例外。
這耳聾的老乳母是笑容滿面,看向年珠的眼神中帶著慈愛,就像看李衛女兒似的。
年珠便也將如何說服裕親王一事原原本本道了出來,因如今她與李衛也不算外人,便一五一十將她如何算計九阿哥,又是如何做生意一事都道了出來。
李衛的眼睛漸漸瞪大了起來,從前他只聽說過扮豬吃虎,這年珠……看著是可愛無害,敢情是扮兔吃虎?難怪她敢放下豪言壯語,說讓自己三年之內官至三品呢!
年珠沒好意思說,就算沒有自己幫忙,來日四爺繼位后也會重用李衛這樣的“犟骨頭”,她如今心系臺灣一事,便正色道:“老師,您對臺灣之事有什么看法?”
縱然如今的李衛沒資格上早朝,卻也知道朝中上下因臺灣一事是眾說紛紜。
他想了想,道:“雖說如今臺灣鄭家再掀不起什么風浪來,但臺灣百姓卻有十萬之多,以后百姓是只多不少,我覺得皇上對臺灣百姓過于嚴苛了些?!?/p>
“京城也好,臺灣也罷,皆是大清之地,如何能厚此薄彼?更何況,臺灣距離京城路途遙遠,那些官員不免仗著天高皇帝遠多行不義之事……”
說起朝中之事,李衛是滔滔不絕。
他的思路大致可分為三步:一,盡快懲治貪官污吏;二,減免臺灣百姓賦稅;三,增兵臺灣。
這與年珠的想法是不謀而合,年珠點頭道:“我先前曾聽雍親王說起過朱一貴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