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老師能與家人一家團聚,定會將更多的心思放在政事上的,不過……”
頓了頓,她看向已喝得有些醉意的朱太醫,笑道:“不過我聽老師說他父親的病好像是愈發嚴重了,只怕還得勞煩您去李府多走兩趟。”
朱太醫又是一杯葡萄酒下肚,嘟囔道:“行吧,你這小娃娃心好,朋友多,只能我這老頭子多受點累了。”
翌日。
年珠就登門李府。
她原以為自己這老師看到誰都是同樣的表情,沒想到今日李衛看向自己兒女時眼神中隱隱含著幾分笑意。
李衛的家眷雖都是生意人,但瞧著與司掌柜一樣,都是本本分分的生意人。
特別是李衛的母親李田氏看到年珠竟要跪下來,開口就是:“……年七格格,我聽我那不成器的兒子說起過您,大恩不言謝,請受老婦一拜。”
李田氏既能教出李衛這樣的兒子來,足見其人是個知恩圖報的,昨夜她聽李衛說起近來發生之事,再有今日一大早朱太醫身邊的小藥童登門,她只覺得不好好謝謝年珠實在是說不用過去。
“李太太,您可別折煞我了。”年珠嚇了一大攤,連忙將李田氏扶了起來,忙道,“您兒子是我的老師,我在老師跟前是畢恭畢敬,老師在您跟前也是畢恭畢敬,您這一跪,若老天有眼怕是藥天打雷劈的。”
說話間,她忙與李衛等人一起攙了李田氏起來,她這才發現這位老婦人似有眼疾的樣子,但她并未多問,只笑瞇瞇道:“我的老師是您兒子,說起來,咱們之間也不算外人,您在我跟前何必客氣?”
“昨日我差人送過來的兩個廚娘您覺得如何?我聽老師說過,您和師公向來飲食清淡,所以我為你們挑了兩個擅長淮揚菜的廚娘。”
“你們剛來京城,若有什么缺的少的只管與我說,莫要把我當成外人,以后也莫要喊我‘年七格格’,直接喚我‘珠珠’,拿我當成您的孫女就是了……”
年珠向來討長輩喜歡,三言兩語間就逗的李田氏哈哈大笑,而她也認識了李衛的家人。
李衛是家中獨子,他上面還有三個姐姐,都已出嫁。
他的妻子董氏是個溫婉識大體的婦人,他離家多年,是董氏將家中照料的井井有條。
他膝下有五子三女,年紀最小的就是那個與年珠年紀相仿的李星柔,不管是沉默寡言、看起來有幾分靦腆的李星柔,還是她上面的幾個哥哥姐姐,都是很有禮貌,飽讀詩書的樣子。
年珠與李田氏閑聊時,不免也稱贊起李星柔等人來。
李田氏說起幾個孫女孫女,面上略帶著幾分驕傲之色。
“我們李家不比京中高門大戶,還是衛兒祖父在世時置辦了好些產業,雖說李家在銅山小有名氣,但連我這老婆子都知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衛兒因讀書不多,如今吃盡了苦頭,這幾個孩子若不好好念書,我老婆子第一個不答應。”
“星柔與你差不多大的年紀,她不比你活潑開朗,卻也是個細心的好孩子。”
年珠下意識朝李星柔看了眼,李星柔沖她靦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