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朝中上下,京城內外,只會對隆科多評頭論足,不會再想起你阿瑪。”
頓了頓,他又道:“你阿瑪縱然已改過自新,但他從前所犯之事件件樁樁都是屬實,朕留他一命已是格外開恩,定不會再重用他。”
“但年家有才能者卻并非他一人,還有你的大伯。”
甚至如今他對年希堯印象還更好些,雖不擅變通,但為人誠懇踏實,極擅算學,將這人放在工部,他自是很放心的。
“多謝皇上。”年珠的小臉上浮現些許笑意來,“我替阿瑪,替大伯謝謝您。”
得皇上這話,她懸著的一顆心才算是徹徹底底放了下來。
皇上前腳剛走,后腳年珠就覺得自己似來了胃口,不僅又吃了一碟水晶蝦餃和半碗粥,甚至連福橘都吃了半盤。
年若蘭等人見狀,也是高興得不行。
年若蘭更是與覺羅氏道:“二嫂,不如就先叫珠珠在翊坤宮住些日子吧?雖說珠珠看似并無大礙,但小姑娘家家的身子是最要緊的,現在看著沒事兒,保不齊過些日子會覺得不舒服。”
“若她在翊坤宮覺得有個頭疼腦熱,請太醫也能方便不少。”
只要年珠能好好的,覺羅氏哪里有不答應的道理?
年珠索性就安心在翊坤宮住了下來。
到了第二日,就有人登門拜訪呢。
來的不是旁人,正是弘歷的妻子富察氏。
從前富察氏住在雍親王府時就得許多人稱贊,如今搬進紫禁城后,好名聲更是與日俱增,人人提起她來就沒有不夸贊一聲的。
就連不喜熹嬪的年若蘭說起富察氏來都忍不住稱一句“好孩子”,顯然并未將熹嬪所做之事遷怒到了富察氏身上。
年珠聽說這消息后,微微一愣。
倒是正送藥進來的秦嬤嬤低聲道:“格格,要不還是別見了吧?雖說四福晉人不壞,但奴婢卻聽說她與熹嬪娘娘好的情同母女。”
“她今日過來,保不齊是熹嬪娘娘在背后搗鬼。”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縱然熹嬪娘娘這幾年老實本分,但奴婢可不覺得一個人的性子能輕易改變。”
如今紫禁城中眾人最關心的事是什么?莫過于太子之位。
她只擔心熹嬪等人還想對自家主子和小阿哥下手。
年珠卻是笑道:“嬤嬤,你的意思我都清楚,只是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一直提防著他們也不是個事兒,總得探探他們的虛實。”
她曾多次想過,如今很多事情已與歷史出現了偏差,那皇位了?是不是還會一如歷史由弘歷繼位?
很快,富察氏就走了進來。
富察氏的衣衫一如從前質樸,面上掛著恬淡的笑容,身后跟著的幾個宮女手上都捧著錦盒。
她一開口就道:“珠珠妹妹,我前幾日就聽說你病了,原想著你過來看看你,卻擔心打擾你養病,聽聞你今日身子好些了,所以這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