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關于立儲一事,皇太后哪里能左右皇上的想法?頂多是熹嬪借著皇太后之勢再次在宮中站穩腳跟,畢竟皇上對皇太后的感情很別扭,既恨皇太后偏心,卻又渴望皇太后多愛他一些。
年珠輕聲道:“姑姑,您做的極是,不管什么時候您都要將皇上放在第一位……”
她們姑侄兩人正說著話,不遠處的熹嬪也正與富察氏說話。
熹嬪是很抗老的長相,從雍親王府到紫禁城,她的容貌并沒有什么變化,直低聲道:“……今日太后娘娘并未露面,想來又在與皇上慪氣。”
“稍后宴會散后,你去看看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對你的印象越好,繼而對弘歷的印象也最好,來日,弘歷被立為太子的可能性就越大。”
“是。”富察氏正色應是。
眾人不知說了多久的話,這才聽見殿外傳來太監尖利的通傳聲——皇上駕到。
若換成從前先帝在世時,這時候宴席都已進行到了一半。
皇上一露面,就像趕場似的,略說了幾句場面話,便宣布開席。
當然,皇太后擅做戲,皇上也不差,當即就吩咐御膳房做了兩道好克化的菜送去慈寧宮,最后更道:“……百善孝為先,皇額娘年紀大了,身子也大不如從前,你們若閑來無事便去陪皇額娘說說話,興許皇額娘心情一好,這病也就能好起來。”
眾人齊齊應是。
人群中也有弘晝。,b
弘晝仍是老樣子,一臉不大痛快的樣子,忍不住嘀嘀咕咕道:“這樣有什么意思呢?我們千千萬萬人湊到皇瑪嬤跟前,卻也及不上一個十四叔。”
他這聲音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卻也能叫不少人聽見。
但無一人敢接話作聲,皆裝作沒聽見的樣子。
年珠也聽到了這話,差點就忍不住一個笑出聲來。
她忍不住想起年若蘭的話,直說皇上和天底下一樣的父親一樣,日夜都記掛著兒女的終身大事,從前皇上每每看到弘晝都說弘晝念書不用心,如今一看到弘晝,三句話不離搖頭早點娶妻生子。
用年若蘭的話說:“……朝堂上的事情皇上多費些心思就能解決,可偏偏這等事,皇上催的越緊,弘晝就愈發抵觸。”
“如今他們父子兩人一見面就滿是火藥味,誰看誰都不順眼。”
年珠突然想到了另一個飽受催婚之苦的人。
岳沛兒。
如今岳鐘琪因才能出眾,接手了年羹堯從前川陜總督的位置,隨著他身居高位,岳沛兒的親事自是不用愁,上門提親的人恨不得將岳家的門檻都踩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