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她剛吃完飯,正在看便宜坊的賬冊,就聽說理親王送東西過來。
理親王送的是一塊晶瑩透亮、呈粉紅色的水晶石,這水晶石被雕刻成石榴形狀,看起來栩栩如生,很招人喜歡。
從古至今,不少小姑娘都喜歡這等顏色鮮亮的石頭。
就連年近四十的聶乳母瞧見,都忍不住道:“真好看呀,奴婢活了半輩子,甚少看到顏色如此鮮亮的石頭?!?/p>
“這樣好看的石頭雖沒什么用,但日日擺在案幾上多看幾眼,心情也能好上不少。”
年珠覺得有點無語,想來定是她從小到大過于懂事的緣故,所以聶乳母才能如此單純。
“可是乳母,您想過沒有,若我將這東西收下,落在旁人眼里成了什么?”
“紫禁城本就是無風不起浪的地方,若鬧出點什么事情來,我就算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聶乳母愕然,低聲道:“可是格格,那位理親王瞧著比您大上十幾歲呢?!?/p>
說句不好聽的,理親王這年紀都能當年珠她爹了。
但她很快反應過來,京城之中這種事可是多得很,別說年近三十的人娶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就是六十的男人娶個小姑娘也沒人說什么。
她憤憤不平道:“這理親王瞧著是道貌岸然的,沒想到竟打得一手好算盤……呵,他也是幾個孩子的阿瑪呢,難道不知道送人家小姑娘石榴是什么意思?”
石榴有多子多福的意思,理親王簡直就差明晃晃說——我想和你生孩子!
眼見著聶乳母要親自將東西送回去,年珠則出聲制止道:“乳母,等等,這東西自是要送回去的,卻不是現在就送回去?!?/p>
就算這一次理親王能夠知難而退,保不齊還有成百上千個理親王在趕來的路上。
接下來幾日里。
理親王送來了許多東西,包括且不限于風靡京城的桃花酥、小女兒家喜歡的灑金宣紙、帶著梔子花香味的香燭……簡單一句話概括,都是些很討小姑娘喜歡卻不怎么值錢的東西。
這幾天,年珠對理親王父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他老子被軟禁后,就開始化悲痛為力量,一個接一個女子寵幸,一個接一個孩子地出生……或多或少,他也收到了他老子的影響,把女子并不當成一回事。
他這些年不僅受先帝喜歡,就連皇上也對他另眼相看,甚至在當日斷絕與弘時父子關系后,感嘆說若弘時有他一半懂事上進就好了。
……
年珠是按兵不動,她原以為理親王惠循序漸進,不曾想理親王等人比她預想中還要著急。
這一日,年珠正在同秦嬤嬤商量接下來幾日年若蘭的食譜單子,就聽說理親王來了。
這些日子天氣愈發熱了,年若蘭胃口不如從前,偏偏年若蘭是雙身子的人,不敢用冰用多了,所以她與秦嬤嬤只能在吃食上多費心思。
秦嬤嬤聽說此消息后,下意識皺皺眉。
雖說理親王理應稱年若蘭一聲“四嬸”,但說起來年若蘭比他大不了幾歲,縱是姑侄,也得避嫌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