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叔父,他也是看著弘歷從小長大的,如今卻是痛徹心扉,失望到了極點。
聽說這話的弘歷卻是癱倒在地,許久沒有說話。
他知道他輸了。
真的輸了。
以皇上的性子,不會在這般時候與他斷絕父子關系,甚至不會軟禁他,但在皇上心里,卻再沒有他這個兒子,就連熹嬪很快也會丟了性命的。
他與熹嬪一樣,動手之前就已做過最壞的打算,料想會有這一天,可直至今日,他不明白年珠為何能神通廣大、神不知鬼不覺收買了那幾個老道士的。
年珠坐在翊坤宮書房內。
方才她已從秦嬤嬤嘴里知曉怡親王已帶著人去了阿哥所,猜到從此之后弘歷再無翻身的機會,她原以為自己會高興,卻覺得有些累。
一轉眼,她已快及笄。
古人成親早,有些女子十二三歲就成親,諴郡王要守孝,所以他們的婚期定在明年秋天。
說起來,從她知曉自己是年羹堯女兒后,就一直擔心,擔心年家老小會喪命,擔心年若蘭會早夭……如今雖一切已塵埃落定,就連去年年底她與朱太醫等人設計皇上一事也未引起皇上懷疑,但一切都結束了嗎?她看不見得。
所有的一切,其實是另一種開始而已。
明明她只是十幾歲的小姑娘,如今竟生出老氣橫秋的感覺。
外出打探消息的秦嬤嬤很快就回來了,一臉喜氣道:“……都查清楚了,皇上雖未下令懲處四阿哥,但四阿哥身邊的太監都換了一批人,甚至連四福晉等人身邊的宮女太監都換成了皇上的人,皇上這是要日夜監視著四阿哥的意思。”
“皇上不僅借口熹嬪病重,擼了四阿哥的差事,連熹嬪身邊的人都換了個遍。”
“以后啊,娘娘也不必如此擔心。”
年珠多少也替年若蘭開心起來。
如今已過元宵節,因弘歷、弘昌意欲謀反的關系,這個春節紫禁城是死氣沉沉一片。
正因如此,所以她才會在所有事情解決之后陪在年若蘭身邊這么久,身邊多個人說話解悶,總能叫人開懷不少。
聽說年珠要回去年家的消息,年若蘭微微一愣,卻道:“……回去也好,你向來是個跳脫的性子,將你拘在翊坤宮這么久的確是委屈了你。”
“你回去之后也能好好備嫁,若有什么缺的少的只管差人與我開口。”
“打從你第一日養在聽雪軒時,我就拿你當成親生女兒一樣看待,你出嫁,我這個當姑姑的也為你備下了一份嫁妝。”
年珠雖富庶,但她的銀錢卻是她的私房錢,年家拿出來的才叫陪嫁,可惜年家早已不復從前,她這個當姑姑的總得支愣起來。
年珠接過秦嬤嬤遞上來的嫁妝冊子,嚇了一大跳:“姑姑,您怎么給我這樣多好東西?您怎么著也得給兩個弟弟留些才是。”
“他們還小呢,等著他們娶妻也是十幾年之后的事情,以后再說也不遲。”年若蘭眼見著年珠不肯收下這些東西,難得強硬起來,“長者賜,不可辭,我這東西給了你,你收著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