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去上學(xué)了。”秦梓航跟他爸媽揮揮手,“爸爸,我去上學(xué)了。”
秦梓航很開心,他的書包上面還有小狗狗,有小狗狗吃的肉骨頭,他很喜歡他的新書包。
“梓航弟弟。”張小虎小跑過來,“我跟你一起去。”
胖嫂還在后面,張小虎跟秦梓航手牽手進去。他們早前給孩子報名,今天正式開學(xué)上課。
“這孩子,今天早上還說不要上學(xué),我跟他說梓航弟弟也要上學(xué),他又說快點,嫌棄我慢了。”胖嫂感慨,“你們夫妻兩個人一起過來?”
“梓航
不許碰開學(xué)禮物
“不是我非得要說她,她不是沒有錢,錢被她拿去買肉吃,買好看的衣服。”江大嫂道,“早跟她說要攢錢給孩子上學(xué),她還把錢都花了。”
“孩子上學(xué)沒學(xué)費不行,孩子不上學(xué)不行。”于小姨認(rèn)為孫子可以不買新書包,但是外孫外孫女還是得上學(xué)讀書的。
不上學(xué),這一輩子就廢了。
于小姨是姨娘生的,她從小的時候都有專門的教書先生教導(dǎo)她讀書的。于家的理念也是讓兒女多讀書多學(xué)習(xí),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都得讀書識字,男孩跟女孩都是一樣的,不讀書,不知禮。
“她自己不著急,她婆家人不著急,您著急。”江大嫂道,“我都不好多說幾句,怕讓人覺得我不肯讓雨菲的孩子讀書。”
江大嫂不是不肯讓于小姨借錢給江雨菲,而是江雨菲很過分。江雨菲不是沒有這個錢,江雨菲夫妻大手大腳,有一點錢就花掉,壓根不考慮以后。孩子要讀書,家里有人情往來,都需要錢。
“大嫂,你說這話怪沒有意思的。”江雨菲從外面進來,“我媽的親外孫親外孫女要讀書,我找她借點錢怎么了?我原本是想找大姨借錢的,大姨不肯借錢給我。說那是我的孩子,我得為我的孩子未來負(fù)責(zé)。她家女兒在我們家的時候,都還讀到高中畢業(yè)。”
江雨菲覺得宋家太過可惡,宋家人要是肯借自己一點錢,自己壓根不要跟她大嫂扯皮的。
“哪里有外嫁女總靠著娘家的。”江大嫂道,“別說鳳蘭,鳳蘭在我們家,是有給錢的。”
江大嫂真心覺得宋鳳蘭比江雨菲強太多,早前,宋家有給錢,宋鳳蘭工作之后還有給錢。而江雨菲就說這里是她的娘家,江雨菲不給錢還借錢,借了好幾次錢,都沒有還錢,還在不斷借錢。
于小姨他們又不好意思讓江雨菲早點還錢,他們都覺得江雨菲是遇見了困難,江雨菲到底是他們的親人。
“她當(dāng)然得給錢。”江雨菲道,“他們家那么有錢,必須給錢的。大嫂,你們是欺負(fù)我窮唄,我婆家是沒有多少錢,是窮點,但我們光榮。”
在特殊年代,大家都是要嫁得光榮的,男女雙方都得是成分好的。江雨菲的男人有工作,只不過比較懶惰一點,她男人有時候也會跑到黑市里多弄一點錢,但這種事情還是怕被人發(fā)現(xiàn),被說投機倒把,要坐牢的。
“你們當(dāng)我們不想有錢嗎?我們也想啊。”江雨菲道,“我們家又不是資本家,不是……”
“雨菲!”于小姨不想聽江雨菲說什么資本家,她的娘家曾經(jīng)也是民族企業(yè)家,江雨菲這么說就等于說于小姨的娘家。
在戰(zhàn)亂年代,他們家的一些人都失散了,有的人去了香江,有的人去了國外,于小姨嫁的是工人,沒有被下放農(nóng)場,她在這個家小心翼翼的。
于小姨對江雨菲一直都比較不錯,她的女兒顯然不懂得體諒她這個親媽。江雨菲只知道她心情不好,她沒有從宋家多拿錢,她就要來娘家要錢要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