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欠了一千,他們
還找親戚借了錢,又去借高利貸。“宋母嘆了一聲氣,“高利貸,能借嗎?”
“不能。”宋鳳蘭想她前世的房貸,還是正規(guī)銀行的,前面三年是等額本息,后面都是等額本金,還了三年等額本息和兩年等額本金,退稅的時候打還貸明細的時候,這才看到貸款一百萬,光光利息就還了二十二萬,這才就只是五年啊。
宋鳳蘭十分心疼那些錢,怎么利息就那么高呢。宋鳳蘭一有錢就先還房貸,反正她不會理財,買基金基本都是虧的,還是還房貸劃算。一有錢就提前還房貸,一點點地啃房貸,把房貸啃下去,她真的不想都去給銀行賺錢了。
外面的那些不正規(guī)的高利貸,利息只會更高,滾利息滾得更快。
“他們怎么敢去借高利貸?”宋鳳蘭不明白,自己沒有那么強大的能力還債,何必去借高利貸。
“想賺大錢。”宋母嗤笑道,“你小姨說還好不是等高利貸上門的時候說的,提前說了一下,還能有準備的時間。”
“這算什么準備時間?”宋鳳蘭道,“確定不是逼迫小姨把手里的錢交出來嗎?”
“就是逼迫你小姨把錢交出來。”宋母道。
“小姨是怎么打算的?”宋鳳蘭問。
“她說是拿出五百塊給你二表哥還債,其他的錢得你二表哥二表嫂處理。”宋母道,“他們一個個都覺得你小姨手里有錢,都惦記著你小姨手里的錢。你小姨手里哪里有那么多錢,她現(xiàn)在不為她自己考慮一點,不藏著一點,真的要被他們搜刮干凈。你小姨也不容易,那些人一個個都不讓人省心。”
“高利貸可怕。”宋鳳蘭道,“高利貸會上門催債的。”
“對,現(xiàn)在你二表哥到處去借錢,能借到多少錢,那就看他自己的能耐了。”宋母道,“別人的錢,憑什么要借給他。他們夫妻兩個人一點事情都不懂,成天就知道說你二表哥下鄉(xiāng)當知青了,他吃了苦頭,合著全家都得補償他唄。”
“……”宋鳳蘭嘴角微扯。
“你小姨最開始在他們回來首都的時候,又是給租鋪子開餐館,又是過去幫忙的。你小姨辛辛苦苦幫助他們做那些事情,他們都不知道感謝你小姨,就想著你小姨能拿出那么多錢租鋪子,手里一定還有錢。”宋母道,“他們當后面有人收拾爛攤子,一點都不怕。”
宋母覺得江二嫂有問題,想暴富想瘋了。
要是錢那么好賺的話,別人早就去賺了,哪里輪得到江二嫂。
“要是他們過來找你,你千萬別借錢給他們,你小姨是千交代萬交代的。”宋母道,“得讓他們嘗嘗借不到錢的滋味,讓他們看看高利貸的人上門是怎么樣的。不讓他們嘗嘗苦頭,他們下一次還敢。”
“……”宋鳳蘭都不知道說什么好。
“你小姨最開始確實擁有不少嫁妝,家里頭給她準備的。但是那是戰(zhàn)亂年代,她后面也算是流離失所,沒有留下那么多東西。”宋母道,“你姨父當初愿意娶你小姨,也是看上你小姨的那些東西。這也沒什么,婚姻,很多時候都是有所圖的,只要差不多的人家,能把日子過好久行。就怕你三姑姑的前夫,那才是卑鄙無恥之徒。”
江老太和江父貪錢是貪錢,但是他們有一定原則。湯家人沒有原則,他們只想著好處,沒有想著要對另外一半多好。
“你小姨跟他們說沒有多少錢,他們也是不信的,一個個都覺得你小姨手里的錢不可能少。”宋母道,“成天都這么認為,你姨父或許知道你的小姨東西不多了,還有你小姨的婆婆。那些東西都用了這么多年,三十多年了,那些東西怎么可能還一直都在。”
也就是那些小輩覺得于小姨一定藏了東西,可能是覺得于小姨有小黃魚之類的,有幾條小黃魚就值很多錢了。
“我們家都有這么多東西,你小姨怎么可能沒有那些東西呢。”宋母道。“江雨菲那些人不就是什么都看我們家的嗎?’
宋母再一次嘆氣,但凡那些人有點腦子,他們就該知道吃喝拉撒都要錢,不可能不要錢。沒有花錢的話,他們是怎么長大的,他們不吃不喝就能長大嗎?
“腦子不好,說什么都沒有用。”宋鳳蘭道,“隨便,他們怎么樣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