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廠的布自然也是要,前期的投入還是很有必要的。
周莧這邊又請紀主任召集一些手巧的婦女同志,成立一個臨時的縫紉班,給醬菜廠的員工縫紉廠服。
好多婦女同志主動報名,這又帶動了一批人的工作。哪怕是臨時的,可也是正兒八經給錢的,能賺錢大家也是樂意干的。
紀主任帶著陳干事和李干事篩選出一批人出來,登記她們的姓名。
雖然是臨時成立的,可以后要是有需要的地方,還會繼續找她們的。
這些都是給工錢的。
再把這批婦女同志分成幾組,
有的做帽子,有的護袖,還有的做圍裙。
口罩更是必不可少的。
最主要的是,這些東西上,都得繡上她們醬菜廠的標志。
這個標志自然也是周莧提要求,系統設計出來的。
對于醬菜廠的員工也是有要求的,上工之前,檢查她們的指甲,不能過長,也不能有泥垢,上工之前必須要洗手。
帽子必須要帶好,確保頭發不能掉在醬菜里面。
規定很多,但沒有人退縮,畢竟這可是一份難得的工作。
聽起來難而已,真正做起來,其實也沒有什么。
大家的干勁都很足,周莧簽下縣城廠子訂單的事情,他們都知道了。
想到他們做的醬菜,城里工人在等著吃,這心里就特別的高興。
何書記一聲開工,周小草便開著拖拉機過來了,一框框的菜被搬進了廠子里。
都是在家做慣了農活的婦女同志,裝卸個東西根本就不是問題。
目前廠子里都是女同志,大家齊心協力的也能克服不少困難。
周莧的大嫂胡蘭花倒是成功考上了,二嫂吳秀芳落選,在家里整日垂頭喪氣的。
喬采云和喬采月這對堂姐妹也進了醬菜廠當了工人。
一聲開工,大家伙立馬就忙活了起來。
何書記帶著公社的人參觀了一圈,也都是離那些吃食遠遠的。
出來之后,周莧便問道,“對了小周,你們大隊廠子里的烘干蘑菇怎么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