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永嘉帝的氣度,那次的罰跪就是懲戒了,并不會就真的要降爵貶官。
但是,帝王心中一旦扎下一根刺,一旦對沈家有了成見,這才是這件事中最致命的后果。
皇帝這次可以饒了你,但是再有下次,哪怕沒有那么嚴重的事情,也會衍生出更加嚴重的結果。
用皇帝的思維就是,我給過你機會了,你還不好好珍惜,非要在太歲頭上動土,那我還需要對一個臣子一忍再忍嗎?
只有讓皇帝心中的這口怒氣徹底散了,甚至從這件壞事中品味出沈銳竟有這么一兩分的可愛可憐之處,這才是沈江霖真正想要達到的效果。
對于揣摩人性、對人性的理解,是沈江霖研究這么多年哲學時慣有的思路,哲學便是對人性的拷問,撥開層層迷霧面紗、直抵問題的本質,便是沈江霖洞悉人性的本事。
好在,一切按照著他的計劃在推動著,并沒有出什么大差錯。
日子如流水,一晃便到了三月。
進了三月,春風和煦,芳草萋萋,京中百姓終于可以擺脫冬日棉襖的臃腫不便,換上了更輕薄的春裝。
三月二十這日,族學不上課,沈江霖準備趁著休息日,整理一番最近一段時間的學習筆記。
張先生已經粗講完了四書,開始講五經,即《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五部書,四書五經是科舉考試的基本素材,絕對需要融會貫通的。
奈何張先生自己本事就一般,就算是使出了渾身解數,水平也就只能到那了。
好在沈江霖還有沈江云這個外掛,可以經常將自己弄不懂的題目,拿來請教沈江云,隨著沈江云能回答出來的題目越來越多,越來越熟練,說明他在秦先生處的進益也頗多。
兄弟兩個雙雙收益,何樂而不為?
族學里,經歷過了上次清退之事,如今大家對上課認真了許多。
雖然大部分人依舊覺得科舉之途無望,但是有沈江霖畫的大餅在前頭吊著,眾人都認為,只有學好了張先生的知識,通過了張先生這一關,以后才有可能進入到和經年的老掌柜、老賬房學習的那一關。
不過也正是因為學習態度端正了,倒是也讓沈江霖從中發現了幾棵其實不錯的苗子,經常會將他課上整理出來的難點、不甚理解的釋義,從沈江云那邊討來答案整理分析后,又分給他們傳抄。
一開始這些人拿著沈江霖的筆記還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仔細一讀,卻是看了進去,發現自己平時想破腦袋都搞不懂的字句,跟著沈江霖的注釋一讀,卻都通暢了。
所謂醍醐灌頂,莫過于此。
其他學生見這些人神神秘秘拿著一個本子在傳抄,馬上也好奇起來,聽說是霖二叔秘密給他們加的“料”,頓時不服氣了:難道霖二叔只覺得他們這些人能有出息?我就是個被放棄的蠢蛋?
沒有人愿意承認自己蠢,哪怕是讀書讀的最差的一撮人。
不就是抄么?跟誰不會似的!
霖二叔給了你們,也沒說只給你們抄啊!用完了,給我也抄抄。
什么?你不給?
嘿!霖二叔說了,大家都要上進,誰擋著我上進,就是不拿霖二叔的話當話!
學渣們心滿意足地看著對方妥協,拿到沈江霖的筆記如同瑰寶似的,因為筆記只有一本,但是要對著抄的人卻很多,所以大家約好了,今日五六人一組去你家抄寫,明日五六人一組去他家抄寫,誰不抄,那就是不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