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考生不是沒想過自己燒點熱乎的,可問題是,帶炭進來,還要生火點炭,萬一弄個不好,考棚里煙熏火燎,把卷子點了都有可能。
怎么那小子,就這么輕輕松松的?
見沈江霖將小蓋子往銅盒上一蓋,火就滅了個干凈,鍋子和筷子用清水洗干凈后,沈江霖便用干凈的布把它們包了起來。
沈江云等人此刻在同一考場的不同地方,吃著和沈江霖差不多的食物,紛紛心底感激沈江霖的好法子,否則要在里頭吃個七八頓冷食,這如何受得了?
同一考場見到這個酒精爐子的考生,看的眼睛都紅了——這是在哪里買的?他們怎么從來沒見過!
沈江霖吃過午飯,站起身來在考棚里拉伸了一下身體,踱步是不能的,就是一個轉身的距離,隨著沈江霖個子的長高,如今騰挪更加困難了一些。
沈江霖站了一炷香的功夫,感覺食物消耗掉了一些,就將寫字的木板拆了下來,合并到坐的那塊木板上,在上面鋪上一層毯子,蜷縮著小憩一會兒。
午歇也是沈江霖的習慣,稍微睡個小半個時辰,醒來頭腦更加清明,做事效率更高。
對面的考生,眼睜睜地看著沈江霖就這么閉目睡了過去,睡沒睡著他們不知道,但是這位真的是來考試的?吃吃喝喝睡睡覺,感覺比在家里還要舒坦啊?
許多人見到這幅場景很是有些崩潰,干脆收拾掉餐具,鋪開答題的卷子,繼續作答,眼不見為凈。
說是三天時間,今天入考場就折騰了幾乎一上午,,卻是要好好思量一番。
這道題,其實沈江霖和唐公望也討論過,破題之法他也有,但是當初討論的時候,是跟著唐公望初步解讀四書的時候,但是如今時移世易,環境又發生了變化。
科舉讀書不能是死讀書,除了書面上的知識,還有對于國家時事政治的關注,否則有朝一日,真的做了官,也只是兩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
到了那個時候再從頭開始學,誰來等你?
是你的上峰會等你學會了再任用你,還是百姓們等你了解透了,再發布政令?
顯然光死讀書,都不夠用的。
所以唐公望每一期的邸報都會拿出來給沈江霖分析,不僅僅是朝堂局勢,各派關系,更有目前朝廷對內對外的主要政治政策和各派的態度,因為有著唐公望這個剛剛退下來的高官在,所有的一切,對別人來講仿佛根本看不透的東西,唐公望卻是信手拈來,每一條信息都可以掰開了、揉碎了,細細講給沈江霖聽。
最近這段時間,朝堂上都在吵一件事,就是要不要對蒙古各部落用兵。
這事說起來,還和榮安侯府有點關系。
當年沈銳的大哥與父親便是鎮守北方重鎮的將領,前后曾在大同與宣府出任總兵,尤其是沈銳的大哥沈風,當年亦有萬夫不擋之勇,數次用兵另本來已經團結起來的蒙古各部再次紛亂起來,成了一團散沙,不再有威脅大周朝北方的能力,大周朝邊境一度十分安泰。
可就是這樣一個年輕將領,在一次和蒙古韃靼部落的戰爭時,因為爭先冒進,進了敵人的圈套而不自知,最后導致全軍一萬余人全部圍困,被韃靼軍隊一網打盡,沈風雖然帶著軍隊英勇作戰,但是仍舊突出不了重圍,最后戰死疆場。
也正是因為有這一段往事在,榮安公府成了榮安侯府,衛老夫人脫下一品國公夫人的服飾,穿上了僧袍,長期幽居在“靜安院”,吃齋念佛,為亡夫和長子祈福超生。
至于這里面有沒有什么內情,沈江霖不得而知,但是回歸到現實,正是因為韃靼部落有了這一樁振奮人心的勝利,這些年來,他們越發勢大,收復了許多個蒙古部落,再加上大周朝這幾年天災不斷,自顧不暇,更是讓他們有了喘息的時間。
去年冬天,大雪不斷,一直到快開春了,草原上是不見一絲綠意,凍死了多少牛馬,于是已經養的兵強馬壯的韃靼部落再次開始在北方邊鎮劫掠,邊鎮的百姓被當做肥羊,被洗劫一空。
一開始地方上的將領還想瞞,結果今年五月的時候,一個名叫馮成功的千戶冒死傳遞了消息出來,消息一進入京城中樞,猶如一滴水進入了油鍋,瞬間就炸了起來。
大周朝承平十幾年,許久不曾有戰事,之前與蒙古各部不是沒有摩擦,但都是有來有回,可這次春節后的劫掠,簡直就是單方面的屠殺,根據那名千戶的密折,邊境一兵防重縣,被劫掠地十室九空,上千名男子就地坑殺,女子則被擄掠到草原,再不知所蹤。
對于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而言,是死掉幾千個百姓,還是幾萬個百姓,并不是多要緊的事情,畢竟大周朝人口繁多,并不差這點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