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舅皺起眉頭,在他看來擺攤做買賣太不穩定,壓根就不是什么正經活,做虧了還得賠錢。而且他們家幾代貧農也沒出過什么買賣人,那里懂得如何做買賣才能不賠錢,再說了做買賣要有貨,他們又搞不到貨。沒有貨,這買賣要怎么做?
“還是找個正經事干吧,苦點累點都行,好歹有個保障。你做買賣能掙什么錢,說不準哪天又要抓人,到時候……”陳大舅一想到她有可能被抓緊去,語氣頓時嚴肅起來:”不行,你絕對不能擺攤。萬一被抓了,你讓兩孩子怎么辦?”
鄭國梁被他的嚴肅嚇到,一臉著急的拉著她的手:“誰要抓我媽?”
“別怕,沒人抓我。你舅跟你開玩笑呢。”陳美華輕輕的拍拍他的頭安撫到。
她說罷看向陳大舅,正色道:“大哥,時代已經變了。”
“改革開放到現在有幾個年頭了,真要抓早就抓了,不會等到現在。鄭大偉就是在外邊做買賣才掙了那么多錢。最開始的時候街上只有零星幾個人擺,現在陸陸續續多了不少,擺攤如果真的掙不到錢,他們為什么會出來擺攤做買賣?”
這個道理,很多人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敢做出改變。
因為大家都認為擺攤做買賣是不務正業的人才干的事。
于是,在絕大多數人鄙夷閑話的時候,那些嘗到了甜頭的擺攤人悶聲發財成了第一批富起來的人。而等到下崗潮來臨,大家反應過來的再去擺攤做買賣已經錯過了最好掙錢,競爭壓力最小的時期。陳美華懂得不多,但她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
可以說是見證了時代奇跡,但她也是錯過了好時代的人。
既然老天給了機會,她怎么也要把握住。
“……”
陳大舅看著叫賣的攤販,看著路邊經過的人停下在攤子上挑選東西,看著他們你來我往的殺價,他沉默許久。
真的不掙錢嗎?他在心里問道。
掙多掙少不知道,但肯定是掙的,要是不掙這些人肯定不會出來擺。
他嘆了口氣:“人家能出來擺攤,要么是能找來貨,要么就是有手藝傍身,咱們農村人就會種地不會別的。至于鄭大偉,你忘了啊?他以前在跟車隊干活的,滿世界亂跑,他能找來貨賣不稀奇。咱們可不行,干不來那事兒……”
“誰說咱們農村人沒東西賣?”陳美華笑著打斷他的話。
她掰著指頭數給他看:“家里養的雞、鴨,雞蛋,鴨蛋,地里的糧食,菜地的菜,山里的山貨……這些都是能拿出來賣的。”
數了挺多,但還是沒能把陳大舅說服,陳大舅打擊道:“賣是能賣,可那才多少東西。雞蛋鴨蛋那都是攢著賣的,一兩個月才有那么一籃子,自家再吃點就不剩了,能賣多少?”
“一家的不夠,一村的呢?十里八村的呢?”
“這……”陳大舅遲疑了,有些被她這個想法震驚到。
一家一個月一籃子蛋,村里五十多戶人家,基本上每家都養了雞鴨,那就是五十多籃子的蛋,一籃子大概七八十個蛋,如果附近村子的雞蛋都收攏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