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進去時是忐忑中帶著不甘,出來時候那最后一絲不甘也沒了,整個人有些亢奮。
第二天,陳美華叫來了所有把房子賣給她的前房主,和他們簽了一份補充協議。她給他們提供一個在建市場的攤位,等那邊市場建成開市他們每月交一些租金就可以在市場做生意,可以從她那里拿貨零售,定價必須和市場統一,也可以自己找渠道,只是售賣的商品必須是正規廠出來的,還得接受市場主管的約束管理,限制很多,攤位還不能轉讓,一旦不經營了市場有權利立即收回,這么多條件下,最后有膽子做的只有三個,胡保利就是其中之一。
所有手續搞定,賣場繼續營業。
六月,新市場建成,屋前屋后全都鋪了水泥修建平整,方便停車,后邊的路也鋪了水泥,很寬敞。
選了個開市的好日子,把舊市場里的貨物騰挪到新市場,按照劃分好的樓層區域鋪放后陳美華的批發城如期開業。
剪彩儀式過后,陳美華送走了來視察工作的市領導便又一頭扎進批發城的規劃。她火急火燎的聯系了之前的施工隊把空出來的那幾件舊房子推了重建,之后又下了趟深市。她不在向春萍又要看著新市場又要監工,陀螺一樣轉著忙的不行,她回來后人都廋了一圈,陳美華就把以前跟她一起跑過衛生局的楊樹軍抽調過來幫忙。楊樹軍本來腦子就活,跟了向春萍一陣很快就熟悉了市場的工作,有他輔助,向春萍總算能喘口氣。
日子就在忙碌中過去。
1993,三月。
幾年匆匆,陳美華變得更加自信堅韌,國梁燕春也長大不少,現在一個初中一個高中。燕春成績一直很好不用陳美華操心,至于國梁,讀書上雖然沒什么天分但平常學習也沒偷懶,成績一般,勝在心態好,每天都挺開心的。這幾年他一直有跟顧平鍛煉長的別提多壯實,個頭蹭蹭漲,現在都跟陳美華差不多高,模樣也長開不少。他還跟著顧平練雕刻,學得有模有樣的,陳美華知道后也沒攔著只是鄭重詢問了他是不是真的喜歡,告訴他如果真的喜歡就不要半途而廢,說會支持他。
從那之后,國梁就更認真的學習雕刻技藝,還別說他在讀書上沒什么天分,但雕刻上卻挺有天分的,那么活潑跳脫的一個人竟然能坐的住,這讓陳美華有些驚訝,不過他能找到感興趣的事陳美華這個當媽的還挺替他高興的。
另外,陳大舅他們的日子也是過得有滋有味的。
陳繼勇去的地方多了,眼界也更廣,他不甘心一輩子守著村里的養雞場,得到陳美華支持后就迅速拉了一個運輸隊跑運輸,有陳美華批發城的運輸任務給他打底,陳繼勇的運輸隊很快就穩定下來,除了陳美華給他的生意他還自己發展客戶,跟當地的工廠都有生意來往,這幾年下來運輸隊發展得不錯,幾個月前已經正式更名為速達運輸有限公司還在深市開了分部。他這天南海北的跑,老婆孩子也接到市里,村里就很少回去。和他老婆商量一下,決定把養殖場全都讓給了扎根村里的陳大舅。
村里的養雞場和養豬場原本兩家合開的,他現在不怎么回去還讓他每年不干活就白拿那么多錢他心里過不去。思來想去就抽了時間回去和陳大舅商量這事,最后陳大舅給了一筆錢就當一次性買斷他那一半份額。
這樣一來也就不用再金錢上有什么糾纏,以后也不會因為這點掰扯不清。
過后,陳繼勇一心撲在運輸公司,陳大舅用心經營家里的養殖場,陳美華也是忙得不行,兄妹幾個各自有自己的生意,感情一如既往的好。
期間,陳美華的批發市場幾經擴建,批發的商品涵蓋更廣,分為電器,服裝,日用,生鮮水果等幾個大區!胡保利幾個在市場的攤位生意還都不錯,胡保利一開始是想著讓他兒子來經營的,那知道他兒子不是那塊料,就這么放棄他又不甘心,最后咬咬牙把自己的工作轉給了兒子,自己下海做買賣,他這人精明會算倒是把生意支棱起來了,除了從陳美華哪兒拿貨還從肥皂廠低價拿到了不少貨,生意比其他幾家都好。
九三年,土地政策落地已經下來有一陣。
這幾年酒樓經營得很好,已經成了本市地標性酒樓,再加上批發城生意,陳美華雖然低調但在政府這邊也是掛了名的。之前政府的土地招標她也受到了邀請,自然的這幾年積累的資本也就有了用處。市政府把市區重新劃分,歸攏閑散的荒地,第一次招標的時候陳美華一口氣拿下了三塊地,陳美華上輩子人老了才被接到市里,她對這個城市其實說不上太熟悉,但未來的市中心在哪兒還是知道的,她拿下的三塊地里面積最小但最貴的一塊地就在這個區域內。
政府劃分城市新經濟區,盯上這一片的人不少,她能拿下這塊地已經不容易,陳美華挺滿意的。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變化肉眼可見。當地旅游業的興起也帶動了經濟。陳美華手里三塊地從拍下來到現在,新經濟圈不遠的一塊陳美華蓋了一棟樓做成了本市第一家三星級賓館,酒店內的餐飲部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御香樓大廚培養出來的徒弟接管,主打中式宮廷菜,二則特聘了擅長西式美食的姚主廚管理。中西合璧,最大限量的滿足客人的需求,現在賓館的運行模式已經趨于穩定,管理人員也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并不需要陳美華時時刻刻盯著。
面積最大的一塊在郊區,暫時還不到動的時候。
新經濟圈道路規劃已經完成,陳美華那塊地正好在路口,公車站牌后,交通便利十分適合做購物中心。
就它了。
有了決定后陳美華笑著呼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