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眉頭緊鎖。
能那么簡單嗎?
若真有那么簡單,那歷朝歷代,為什么沒有哪個開國皇帝能夠想到這一點?
只是,此時朱標也不好再說什么,張了張嘴,最終還是閉上了。
朱標期盼著陳平能夠說一些警醒朱元璋的話,讓他不要沉浸在自己傲人的成績里。
下一刻,果然,陳平激昂的聲音從隔壁傳來。
“說實在的,其實這后世君王昏庸的問題,也確實是個無解的難題,根本得不到解決的辦法!”
這一句話,足以讓朱元璋猛地抬頭,面目擰了起來,卻聽得格外認真。
而朱標嘴角勾了勾笑。
他就知道,陳平先生一定不會讓他失望的!
一個有才華的人,而且還不怕死!
簡直天生是做諫臣的好料子!
朱標也認真傾聽了下去。
“因為皇權專制制度的限制,再加上立長不立賢的理念,釘死了皇帝的人選是賢是庸是昏只能聽天由命!”
“但是改變立長不立賢,又會引發奪嫡之爭。”
“畢竟嫡長子是客觀存在的因素,而賢能與否,是主觀上的臆斷。過度信奉立賢,又會導致王位爭奪變成繼承人之間的演技大比拼?!?/p>
“這是皇權一脈相傳的底層邏輯漏洞,是家天下的最大弊端。”
“想要改善這個問題,只能通過教育著手,盡量讓將來即位的皇帝不至于昏庸無能。”
“可即使是教育也會存在差別!”
說到這,陳平不禁淡淡搖頭,一本正經地引經據典:
“就比如《孟子·告子書》里說,讓善于下棋的奕秋同時教兩個孩子下棋,可由于兩人秉性不同,結果也截然不同?!?/p>
“可見,即使是教育也不能徹底根除人性中貪圖享樂的劣根!”
“畢竟,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
個體之間的差異,永遠是決定個人上限的一個關鍵因素。
就譬如龍生九子,朱元璋那么多兒子,怎么就出了朱棣一個永樂大帝?
陳平這番話說的中肯,可也比較抽象,他偏頭看了看,只見朱棣聽得有些發懵,他不禁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