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暗暗皺眉,心頭有些不爽利,開口勸慰道:
“父皇還請三思啊,如今我們要征討的有蒙元、高麗,還有安南,如今再多一個倭島,我們如何兼顧得了?”
這個問題朱元璋也沉默了,主要他也要衡量多線作戰的可能性。
然而很快他的猶豫,就被陳平給打消了。
“之所以攻打倭島,一來是這群倭寇本就是低劣民族。有小禮而無大義,表面看似恭敬,實際暗藏狼子野心,沿海一帶還常常有倭寇進犯我大明百姓。”
“大明若是想要富強,開展海上貿易是必須做的事情,而要開展海上貿易,倭島就必須鏟除!”
“若是不將其鏟除,往后大明沿海將不得安寧,經濟發展也會受到影響。”
朱元璋緩緩點頭,自從認可陳平的所思所想后,他也考慮過開海經商,自然而然也會想到倭寇的問題上。
陳平的這個理由,正是說到他的心尖上了。
對于這點,朱標也不得不表示認可,倭寇燒殺劫掠無惡不作,其殘暴和惡毒不在元軍之下,就算他遠在京城也有聽聞。
“當然,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在于這倭國所在的島嶼,是由兩塊大陸板塊擠壓形成,礦產儲備極為豐富。”
“我所說的金山銀山,其中的銀山,便是倭國的石見銀山,乃是全世界最大的銀礦產地之一!儲存的銀礦每年開采200萬兩都足夠大明開采好幾百年!”
“更別提還有生野銀山、左渡金山、釜石礦山!只要能攻下倭國,那么不僅能夠解決大明金銀儲備不足的問題,甚至足夠讓大明延壽最少兩百年!”
兩百年的時間,幾乎等于一個王朝的生命周期了。
按照陳平那個時代年輕人的說法,叫“活出第二世”。
說罷,他拿著一根羊腿骨開始在地面上勾勒出大明北部周邊區域的沿海地圖。
他指了指半島:“我的建議是先奪半島附近的濟州島,再攻打對馬島,將兩個原本是海盜窩的島嶼掌握,作為大明船只往來的補給站,進而就可以北進,奪取這兩座金山銀山!”
朱棣聽到這里,除了興奮之色,略微覺得有些奇怪。
總感覺這位陳先生在攻打倭國這件事上,好像很是熱心啊,連路都給他們指明了。
朱元璋卻沒察覺到這點。
此時的他正激動在房間里來回踱步,臉上的表情常常變換,明顯是在思考進攻倭國的種種事宜。
以前他對倭國提不起興趣,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知道倭國有金山銀山,甚至足以讓大明江山延續二百年,他又怎么可能留給這群蠻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