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我與徐妙云共得五成利,三成利上繳國庫,一成利留著工坊后續投入,剩下一成利則是留給常氏的,如今你頂替她的位置,這一成利潤也暫時就留給你了。”
換言之,一萬兩白銀的純利潤之中,有一千兩白銀是留給呂氏。
呂氏心里多少有些不樂意了。
憑什么別人都拿大頭,自己就拿小頭?
馬皇后就不說了,那個徐妙云不過是燕王的正室而已,我雖是側妃可也是太子側妃!
不看僧面看佛面,好歹也給自己兩成利吧!
最關鍵的,還是馬皇后口中的“暫時”二字,也就是說等到常氏生完孩子調養好身體,她隨時都可能拿回自己的位置,把呂氏踢出局!
等于說,呂氏這段時間就是來打苦工的。
當然了,一個月一千兩銀子,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是天文數字,壓根算不上什么苦工。
可對于有一個當轉運鹽使父親的呂氏來說,還真不一定看得上。
她真正在意的是,這是新款織布機的制造方法和發明它的奇人。
“呵呵,呂氏一個婦道人家,全聽皇后娘娘吩咐,一定將賬務給您處理好,絕不會有半點疏漏。”
縱然心底里十分不情愿,呂氏還是巧笑嫣然地恭敬行禮說道。
馬皇后微微頷首,面露些許的滿意之色,只是眼眸之中偶爾閃過一兩分打量和思索的神色,也不知她看出來了多少。
……
御書房。
不出三日,朱元璋再度將朱標和朱棣兩兄弟召來。
“兒臣叩見父皇!”
二人齊齊行禮。
轟!
豈料下一刻,一本奏折就被朱元璋狠狠摔在朱標面前,砸在地上砰啪作響。
“你自己看看,這是毛鑲這三日調查精鹽倒賣的結果,看看究竟是誰,在那里倒賣精鹽,和咱作對,和整個大明作對!”
緊接著二人頭頂上就傳來朱元璋暴怒的聲音。
朱標和朱棣嚇了一跳,朱標連忙將奏折撿起來攤開了細看。
旁邊的朱棣也微微側過身子,投去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