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剩下的女知青也走了過來,雙眼都在米粥上面。
木蘭花看到這,害怕鄭清寧應付不了,走了過來,攔在砂鍋前面。
“同志,不是我們不給,你們也看到我們隊友病到現在還沒醒來。”
“我們大米也不多。”看到她們眼神不對,想到她們借住在這里,確實得給點好處,“你看這樣行嗎?等會我們的晚飯不吃,都留給你們。”
知青只知道,吃到嘴里的才是真的。
“我們就要喝米粥。”
“我們很久沒吃飽飯了,也需要補一補。”
“我們讓你們住,你們得給點好處,不然你們就搬走,這里不歡迎你們。”
面對態度強硬的知青,木蘭花有些為難了。
偏頭看向鄭清寧,想讓她拿個主意。
鄭清寧看著面前的五個知青,每個人的臉上都是蠟黃,沒什么精神頭。
“你們工分不夠養不了自己嗎?還是你們把糧食寄回家了?”
知青沒想到鄭清寧會這么問,一時沒崩住,哭了起來。
“我們每天要掙八個工分,每年的糧食都被男知青換成細糧吃了。”
“我們每天吃能吃飽。”
這話說得好心酸。
只能吃飽。
至于吃什么那就有大學問了。
觀音土能飽腹,樹根野菜也能吃飽。
木蘭花想不明白,“你們為什么要把工分給男知青換細糧?”
幾個女知青對視一眼,語氣帶著點心酸和無助道:“因為我們要尋求他們保護。”
幾個女知青你一句我一句,把她們從下鄉到現在的事說了出來。
原來,村子太過偏僻,又窮,有些家里人丁旺盛,就形成賣女換媳的事。
只是,以前飯都吃不飽,女孩生下來后不是淹死就是扔在后山。
就成形男多女少的情況。
想換兒媳都難,更別說去外面賣媳婦了。
這時候,知青下鄉,大家就把目光放在知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