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你說說為何傻?”
“船在江中行進,而寶劍已沉入江底不會隨船移動。就算刻有記號,也不是墜劍之地。”
“是啊。”寧闕接過話茬,看向虞籍道:“刻舟求劍的道理,我家奴婢都知道。可用以治國,為何總有人不顧時代發展,卻只想著效仿先王之治呢?”
“這……”
虞籍頓時語塞。
即便是能言善辯的他,都難反駁。
他今日來王府,便提到奉帝想改制。
認為異姓王職權過大。
堪稱是國中之國。
當地人只知大王,卻不知天子。
所以,奉帝想要削藩王的權。
異姓王可保留王號。
還能享有食邑。
但是,絕不能再有兵權!
這是奉帝的底線!
此想法遭到虞籍等大臣的反對。
大奉四大異姓王,祖輩皆是戰功赫赫,有立國大功。先祖更曾斬黑馬盟誓,讓他們能世襲罔替。
況且,異姓王也有大用!
坐鎮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拱衛長安王庭。
他們若無兵權,當如何守邊?
四王守邊,寧王守京!
這是自先祖時期制定的規矩!
祖宗之法,不可變!
權力給出去容易,收回來難!
這是大奉的立國之本。
至今已有數百年。
現在奉帝要削藩,異姓王會同意嗎?
別忘了,他們手里可有兵權!
加起來起碼能有三十萬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