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一針見血的問:“一年比一年少。是不是說明,地方官員和鹽商勾結走私,貪污鹽稅。”
“就比如,你的人兵部尚書崔呈秀。”朱由檢臉上露出腹黑的笑容。
魏忠賢嚇了一跳,雙膝轟然跪地,用頭杵地:“陛下。崔呈秀是大明的臣子,是陛下的臣子。”
“行了,魏忠賢。今年的巡鹽御史,還沒有確定。”
“你派遣你的人,去兩淮和兩浙,收取鹽稅。監督地方官員,還有鹽商。”朱由檢說完之后,又拿起了英文版教員語錄,認真的觀看。
魏忠賢緩緩抬起頭,小心翼翼的開口詢問:“皇爺,老奴一定派遣,最得力的大臣。前往兩淮和兩浙,把朝廷的鹽稅收上來。”
兩淮鹽區(揚州),全國最大鹽區,巡鹽御史一般巡視揚州。
兩浙鹽區(杭州),管轄浙江鹽務。
明末腐敗的結果,巡鹽御史大多數與鹽商勾結,成為貪腐重災區。
朱由檢輕飄飄的一句話:“浙江的官場,背著朕搞改稻為桑。東林黨的官員,吃相太難看了。”
魏忠賢聽到這句話,頓時眼前一亮,仿佛心里有了底氣:“請皇爺放心。這次老奴派遣吳淳夫李夔龍,兩位大臣。”
朱由檢瞥了一眼,淡淡道:“朕,不問過程。只看結果。”
“魏忠賢,聽懂了嗎?”
魏忠賢嘴角微微上揚,連忙用頭杵地:“聽懂了,皇爺。”
“老奴出宮之后,親自交代吳淳夫李夔龍。”
魏忠賢心里明白,這是皇爺對東林黨的不滿。
今年是崇禎元年,鹽稅不能在少了。
最起碼,要比天啟六年要多。
離開了紫禁城,回到了東廠。
魏忠賢第一時間,便派人去通知吳淳夫李夔龍。
這兩位大臣,都是“五虎”。聽到干爹的召見,連忙坐上轎子來到了東廠。
“干爹!”
“干爹!”吳淳夫和李夔龍,走進東廠。來到正堂,看著魏忠賢坐在岳飛的畫像下面。連忙作揖行禮。
“吳淳夫李夔龍,萬歲爺對于鹽稅,非常不滿。”
“浙江的官場,背著萬歲爺。搞了什么改稻為桑。”
“東林黨吃相太難看。”魏忠賢拿起翡翠茶盞,喝了一口明前龍井茶。
“所以,萬歲爺特意召見咱家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