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隊的人遲早被她玩完,據說她教大伙燒制出來的瓦片全都是開裂的,那水泥稀得跟水似的,大雨來臨的時候,她干脆就放棄了,讓那些材料全都沖走了。”
“瞧瞧短短幾天,我們已經蓋好兩個新房了,他們那邊,連地基都沒有打。”
“聽說她要村民重新打地基,說我們以前的地基不穩。”
“瞎折騰。”
……
林染染在教室的黑板,用粉筆畫出茶油樹嫁接示意圖,從砧木選擇到包扎技巧,一一拆解講解。
每天天還未亮,她就帶著村民上山實操,邊嫁接邊糾正大家的手法,“切口要平滑,綁帶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直到所有人都能獨立完成嫁接。
解決完品種問題,面對村民對調整種植密度的抵觸,林染染意識到光靠示范還不夠。
她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茶油知識小課堂”。
她在教室里擺上兩盆盆栽茶樹,一盆枝葉茂密卻結果寥寥,一盆稀疏卻果實飽滿,讓村民們直觀感受光照和空間對茶樹生長的影響。
她還拿出放大鏡,帶著大家觀察不同密度下茶樹葉片的氣孔開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茶樹也像咱們人一樣,擠在一起透不過氣,怎么能好好結果呢?”
慢慢地,越來越多村民主動參與到調整種植密度的工作中。
在土壤管理環節,林染染發動村里的婦女和孩子,開展“有機肥制作大賽”。
她教大家分層堆放人畜糞便、枯枝落葉,還特意留了一塊地做對照實驗,一邊是傳統種植,一邊是施用有機肥。
隨著時間推移,施用有機肥的茶樹葉片愈發濃綠,村民們都自發加入到堆肥的隊伍中。
她還教會大家制作簡易的土壤濕度檢測儀,用竹簽插入土壤,根據附著泥土的狀態判斷是否需要澆水。
茶油花期時,林染染在村里辦起“授粉昆蟲保護講座”。
她帶著村民們尋找野生土蜜蜂巢穴,講解蜜蜂與油茶授粉的關系,還教大家用稻草和木板搭建簡易蜂巢。
她組織孩子們繪制“保護蜜蜂”的宣傳畫,貼在村里的各個角落。
噴施葉面肥時,她現場教大伙配比和噴施方法。
她將科學知識編成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夏季除草保水分,草皮覆蓋護樹根;冬季修剪要牢記,枯枝病枝全清理。”
村民們一邊勞作一邊念叨,逐漸將科學種植方法銘記于心。
終于,收獲季節來臨。
漫山遍野的茶油樹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村民們捧著飽滿的茶果,眼里閃著激動的淚花。
“是林書記帶來的科學種植知識,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啊!”
“這產量,太牛了,比往年翻了十倍啊!”
“不僅茶果收成好,咱們的房子也建好了呀。”
短短兩個月,一隊的新房一棟棟拔地而起,紅磚房洋氣美觀,在陽光下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