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不到的炮擊,就干掉了三十多頭小鬼子。
“進攻!”
冷風大手一揮,便帶著弟兄們發起了進攻。
他口中的三三制戰術也是從較為古老的軍事教材當中學習到一種班組突擊戰術。
所謂的三三制就是以三人組成一個戰斗小組。
每個戰斗小組形成前三角或者倒三角沖鋒隊形。
而后三個戰斗小組為一個班,三個班組成一個戰斗群。
一個排三十多人組成的班組突擊集群就能夠覆蓋很大的面積,給敵人營造出兵力很多的錯覺,給予敵人巨大的防守壓力。
同時還能夠減少敵人炮擊所帶來的傷亡。
也正是如此,這種戰術在很長一段時間就成為我軍的核心戰術思想。
在抗美援朝戰爭當中,正是這種三三制戰術幫助了裝備簡陋的志愿軍戰勝了不可一世的美帝。
經過了研究后,這種戰術也成為了現役部隊士兵練習的戰術之一。
此次也是冷風首次應用這種戰術。
鄧家村村口整條陣地的前方都是玩家們組成的三角進攻隊形。
組成戰斗小組的三名士兵各自負責進攻、掩護和支援。
不過六七十人的進攻隊伍,就差不多鋪滿了整條陣地。
這些士兵或以低姿,或以沖擊的姿態前進,盡量減少身體暴露的面積。
當小鬼子軍官看到后眼睛都瞪大了些許。
“支那人的援軍來了嗎?”
小鬼子的軍官有些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確定自己并沒有看錯。
前方到處都是華夏軍隊的身影。
頓時這頭小鬼子的軍官都有些慌神了,再也沒有了先前的自信和高傲。
小鬼子的九二式重機槍率先響了起來,致命的子彈不斷的潑灑向進攻部隊。
然而還沒等這挺九二式重機槍開上幾槍,兩枚迫擊炮彈就一前一后落下,將小鬼子的機槍陣地給炸上了天。
他們也嘗試到了挨打而無能為力的感覺。
同時隱藏在進攻部隊當中的捷克式及九六式輕機槍也響了起來。
將探出頭來反擊的小鬼子重新壓制回了掩體當中。
在機槍的掩護之下,進攻部隊很快就靠近到了距離陣地五十米不到的距離。
“手榴彈!”
三人小組當中擔任支援手的士兵在隊友的掩護下掏出了手榴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