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寧安回了她一個笑。
隨后,戴氏沒能殺死的李嬤嬤,作為寧安最大的證人出場了。
她是戴氏的貼身嬤嬤,說的話極有分量。
經過逃亡之事,眼見戴氏殺了王嬤嬤,又差點殺了自己后,那點主仆情分徹底消散。
昨日寧安答應她,只要轉成自己的證人,不但可以保她不死,還將幫她贖身,擺脫奴籍。
擺脫奴籍——是所有奴才的心愿。她如何不動心?
李嬤嬤看得清局勢,知道再不能得罪寧安,當即就應下了。
此時此刻,李嬤嬤將四年前那場“意外”道來:
秦氏去上香,車夫卻早就被收買。
那輛馬車中的熏香早被做了手腳,秦氏上車不久,就和她的嬤嬤不省人事了。
山路的一處拐角,戴氏安排的人早就等候在那兒。
他們提前清理了路,前后都設了障,確保一時半會兒不會有外人到場。
他們跳上車,拿走車中熏香,又將秦氏腦袋重重磕在了車架上。
秦氏當時就咽了氣。
之后,馬車直接被推下了山,裝作了掉下山的意外。
為了盡可能求真,車夫還一起演了場苦肉計,裝作一起摔下山。
就是如此,在他們被路人發現時,秦氏的尸體都已經涼了……
李嬤嬤:“奴婢所言,句句屬實。可對天起誓!”
緊接著李嬤嬤又繼續抖料,“當時那車夫姓劉,是從安陽侯府陪嫁到唐府的。迷暈秦夫人的藥,是管家親自去安陽侯府取的。那日為了堵路,夫人調用了好幾人,分別是張大山,李小五,趙大富……”
李嬤嬤報了一串人名。
眾人嘩然。
又是安陽侯府!
殺人這么熟練,顯然沒少干這種事啊!
當年涉及其中的管家被帶了來。
同樣,昨日寧安已經與這老頭聊過一次。老頭雖對戴氏忠心,可家里還有七八口人。不為自己也得為兒孫,怎么敢當堂與現在的寧安唱反調?
他自然也是將當日所知全都道了一遍。與李嬤嬤所言大差不差,能夠相互佐證上……
而這次戴氏帶走逃亡的,除了她的兒女,便全是她的親信。剛好,李嬤嬤名單里那個張大山,也在被關押的這群人里。
張大山被帶上堂,承認當時得了夫人授意,讓他們一行人在山路兩頭砍了樹,堵了路。防止有其他人經過。他們為此一早就去了山上……
唐易之也出來做了證。
為了討好寧安,早已沒了底線的他,此時此刻開始發揮:“這事,原本我是半點不知,可有一日,戴氏說漏了嘴。我這才知曉,她竟然心狠手辣至此,會對一個無辜婦人下手。
我本勸她投案自首,可她執迷不悟。我勸她贖罪,可她對我拳打腳踢。如此毒婦,我欲休妻,可她竟是教唆兒子打斷了我的腿!還請大人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