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來源:
秩序捍衛者:軍人、圣騎士、守護者等以血肉之軀對抗混沌與毀滅的存在。
文明傳承者:學者、匠人、教師等致力于保存和傳遞知識與技藝的人。
誓約之群:高度組織化、紀律嚴明、依靠共同誓言和嚴密體系凝聚的教會、騎士團或軍事化組織。
奧布瞳孔微微收縮。
這套體系簡直是為他現在的情況量身定制,軍人、學者、工匠,全是文明支柱群體。
這類信徒提供的信仰之力不僅純凈度高,還能反哺文明建設,形成良性循環。
“就它了。“奧布心思一動,選擇了第三個選項。
比起收割死亡的暴君,或是陰溝里的陰謀家,他更需要一個能扎根、能擴張、能打持久戰的神權根基。
而且這樣的正神……很難被信徒拋棄。
神格發出一聲輕響,像是什么東西在他靈魂最深處“蓋上了蓋子”。
不是封印,而是點火。
一瞬間,整個瑟拉肯像被誰扔進了火爐里。
不是熾熱,而是——明亮。
整個浮空位面,在那一刻迎來了它存在以來最完整的一次“定位”。
原本不穩定的浮臺結構瞬間穩定,各區域之間的空間跳動消失,地面下那片“鏡湖”開始緩緩升溫,湖面泛起一道又一道黃金色的波紋。
它活了過來。
不過奧布暫時沒心思觀察半位面的變化。
神火點燃的一瞬,他的神格自動展開了更新——【守焰者】神職,核心由五個神職結構交錯構成:
【防護】【光明】【秩序】【戰爭】【知識】
五個。
而其中最扎眼的,是“光明”。
因為他本身,還是個暗影領域的神明。
準確說,現在他的神格中同時存在“光明”與“暗影”兩個根源力量。
這在dnd體系里,是極不尋常的搭配。不是沒有過,但結果都很麻煩。
在標準神系中,若神明同時綁定兩個理念沖突的領域,其后果至少有三種:
第一,神力下降。
兩個領域互相排斥,會導致信仰之力導流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