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欣便從床頭上拿個罐子打開,
抓了些菊花茶放進沸騰的水壺里。等田佳藝拿著搪瓷缸過來,給她倒了半杯。
菊花茶的清香伴隨著白色的水汽在小小的寢室散開,頓時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力。
葉欣招呼道:“天氣冷,
你們都拿杯子過來喝口熱茶吧。”
“好啊,
正收拾累了呢!”
“我也要,忙半天一口水沒喝。”
室友們紛紛拿了喝水杯子過來,
葉欣每人給倒了半杯,正好把一壺水倒完。
最后過來的室友看著年紀不小了,臉龐有些滄桑,見水沒了,連忙要接過空水壺:“水沒了,我去接!”
葉欣彎腰放到了地上,笑著擺手道:“不急,這會兒也夠喝了,你們圍過來烤烤火。”
于是大家就圍著這個小小的火爐,端著熱茶暖手,親熱地說話。
“這個爐子真好,小巧方便,在哪兒買的?”
“這菊花茶真香!”
“葉欣,你哪兒來的?”
一陣聊下來就熟悉了,對各人的情況也有所了解。
寢室八人來自全國各地,閱歷不同,年齡跨度也很大,最小的黃雪瑩十九歲,正是念大學的年紀,臉龐圓圓,神態還有些天真;最大的就是剛才說要去接水的“大姐”,叫王春蘭,今年三十一歲了,已婚已育。
其中,包括葉欣在內的有五人都曾下鄉插隊,趕上了高考恢復才考進城的。
說起下鄉插隊的經歷,大家都十分感慨。
“種地是真苦,一天天累得直不起腰,沒個停歇的時候,最后分得的糧食還不夠吃的。”
“我們那兒被規劃為種藥材了,莊稼人吃不上自己種的糧食,大家都有怨氣!”
“咱們也是幸運,趕上恢復高考了,總算脫離了農村!”
“是呀,多虧我下鄉之后一直沒有放下課本知識。”
幾人說著見葉欣不說話,年紀大的王春蘭問她:“你下鄉在哪兒?那邊種什么?”
葉欣便笑著說了幾句:“在祖國西南山區,也是種糧食。水熱條件好,聽說原本種兩季水稻的,后來被調整為一季小麥一季水稻,不過在雜交水稻推廣以后,好像又要恢復種兩季水稻了。”
說起雜交水稻,大家又紛紛感嘆科學的偉大,感謝科學家的辛苦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