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趙匡美的嘴炮扎心,但不得不承認,說的都是事實。
【咱們先說說唐朝為何會冗官呢?明明唐朝建立也沒有多久,不像大宋冗官是一步一積累的。
這就要從唐高祖李淵說起。
當年李淵晉陽起兵,自然需要眾人支持,如何激發起他們的熱情,當然是封官嘉賞。
后定都長安后,李淵為了收買人心,繼續封官嘉賞,反正只要跟著李淵,就能當官,也不管你有沒有什么能力。
開國之初,這政策不算昏庸,畢竟打天下的時候,總得給人好處才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李淵】:神跡他夸我了,哈哈哈哈!!
李淵的心聲發到彈幕上,他也不覺尷尬,反正他都太上皇帝了。
【但是開國之后,李淵這個政策的弊端和矛盾就顯示出來了。】
李淵扶著額頭,他想回宮,他不想聽了,他都當太上皇了,為什么還得聽這些,心情瞬間不美好。
【放一組數據,隋朝的時候人口有八百多萬戶,但由于隋煬帝的折騰,到了大唐這剩下不過二百萬戶。
在人口銳減的情況下,唐朝的官員卻比隋朝多。
一個夸張的說法,大唐十個人里,就有九個人當官。
而李淵采用了什么方法來應對冗官呢?李淵把官分虛實,都是功臣,誰的官是虛誰的官是實呢,此策沒有解決唐朝的冗官,反而帶來更大的矛盾。】
李淵嘆氣,他就是想一碗水端平,可總是端不平,大臣大臣這樣,兒子兒子也如此。
他真的是太難了。
【其二,李淵的性格大家也都知道,對親近之人無原則的好,比如裴寂。
這點在封官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有的沒啥功勞卻封大官,有的功勞甚大卻給了個虛職。
其三,因為李淵出身關隴世家,因此在上層官位關隴世家占了大頭,手下平民出身的卻官至地位。
更過分的是不重用就算了,李淵他還打壓,例如為開辟大唐江山立下功勞的劉文靜,早早就被殺了…】
“這點和咱們大宋倒是很像。”趙匡美越記越覺得似曾相識。
“皇兄,要不是唐太宗接手,大唐怕不就是第二個大宋。”趙匡美越對比越相似,他拿著他的筆記給趙匡胤看。
李淵李建成遷都,大宋也遷都。
李淵冗官,大宋也冗官。
“李淵運氣怎么就那么好,生個了好兒子!”趙匡美感嘆,“不像咱大宋,出了事就知道zisha,另一個也不知反反,讓那chusheng奪位!”
趙德昭和趙德芳面面相覷,他家三叔這個嘴,真是無差別的攻擊。
【看看,李淵給李世民留下了多大一個爛攤子,若不是二鳳接手,大唐怕不就成了第二個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