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是不是漢文帝故意把他給累死的?
漢文帝…
【陳平死后,漢文帝又讓周勃回來任宰相之位,這次和上次不同,漢文帝沒那拿工作上的事難為周勃。
此時正值漢文帝下令讓諸侯回到自己封地,但諸侯都不想走。
古代可不是現(xiàn)代,長久不聯(lián)系,諸侯間再想聯(lián)合起來就太難了。
見沒人行動,漢文帝下令讓周勃帶頭先回自己的封地,可憐的大將周勃椅子還沒坐熱,就又回去了。
諸侯一看周勃都走了,他們的拖延之策被破,只能回到自己封地。】
公子扶蘇認(rèn)真聽著,這樣的漢文帝對他帶來了巨大沖擊,顛覆了方才他對漢文帝的印象。
之前神跡所述,漢文帝是難得的仁君,可以如此仁義的君主為何對功臣如此?
公子扶蘇不解,大為不解。
【除此之外,漢文帝還提攜新的官吏,分散原功臣集團(tuán)的權(quán)利。
漢文帝還建立諫議制度,所謂諫議制度,也就是允許普通百姓直接向皇帝上書,和現(xiàn)在的上訪制度有點相似,用民來制約功臣集團(tuán)的權(quán)。】
嬴政拿起刻刀,一字不落的把漢文帝的政策記下來,果真是唐朝小兒崇拜的帝王。
他的政策的確有可取之處。
嬴政看向公子扶蘇,若扶蘇是漢文帝這般的“文”,他自可把天下放心的交于他。
【漢文帝此舉對功臣周勃來說未免涼薄了些,但作為君主卻是不得不為。
特別漢文帝方得天下,說白了,要殺雞儆猴,震懾功臣集團(tuán),畢竟當(dāng)年是功臣集團(tuán)的本意是找個傀儡,漢文帝用帝王手腕告訴他們,不好意思,找錯人了。
周勃的晚年雖然不如意,但他的子嗣還得以重用。】
“不得不為,不得不為。”漢文帝喃喃道,不想神跡竟把他心底最深的感受說了出來。
【咱們再看看漢文帝對待外戚的手腕。
漢文帝的舅舅薄昭在漢文帝登基時可立下了大功,但薄昭張揚跋扈,他的侄子犯錯被大臣鐘毓依法處置,于是他鐘毓?fàn)幷摚慌職⒘绥娯埂?/p>
薄昭竟然殺大臣,自當(dāng)死罪,可作為外戚立下功勞的外戚,直接殺之?那其他的外戚會如何?不殺,又于理不合。
于是漢文帝想出辦法,他讓大臣們在宴席上勸他死,薄昭不同意zisha。
大臣們當(dāng)場給薄昭哭喪,沒錯…給活人哭喪,并且漢文帝連靈堂都給他布置好了。
不管薄昭死不死,他已經(jīng)是死人了,且是自愿死的人。】
劉啟不自覺的站了起來,他看向他爹,心中大為感嘆,他之前真以為薄昭是自己zisha而亡,竟然不是?!
劉啟似乎掌握了一種新的sharen方法,先設(shè)靈堂,后殺之。
【要不說是漢文帝,手腕都是如此的悄然無息。
但是能讓漢文帝留名千古的并不單純的靠這樣的手腕子,能被后人百姓如此懷念的帝王,被后世念念不忘的文景之治。】